五年前的一声炮响,点燃了翔安大地连通厦门岛的梦想;五年后的今天,在这条即将竣工的我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的翔安端,另外一场气势恢宏的会战正在徐徐拉开。积极融入岛内外一体化,翔安新城建设已全面启动!翔安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很快又将迎来一次新的动人嬗变。
作为今年市委、市政府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已经成为厦门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可以预见的是,翔安滨海新城的开发建设,不仅将大幅度提升厦门东部的建设水平,同时还将为翔安乃至全市广大居民打造出一个高品质的生活环境。伴随着海峡西岸涌来的阵阵涛声,如今,生机勃发的翔安,正在朝着建设最美的现代化滨海新城的目标大踏步迈进!
完善基础设施 支撑新城发展
白鹭在碧波上嬉戏,鸟雀在山峦中飞舞,无论从哪个方位走上翔安的土地,都能感受到带着大海气息的惬意。昨天上午,记者驱车前往翔安采访,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令人震撼。过集美大桥一路通畅,一下大桥,直接转到海翔大道,直奔翔安。一路上,车辆稳步前行,道路笔直宽敞。车行仅20多分钟,就到达了翔安区行政中心。
拓宽道路、建设立交、兴建公园……火热的建设场景映入眼帘。据了解,目前翔安区正积极对接翔安隧道、福厦高速铁路的通车,加快推进翔安东路、滨海东大道、翔安大道二期等路网建设,深化完善水、电、污等市政设施配套,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支撑城区发展的能力。正在加紧推进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同一副巨大的骨架,支撑起这片土地未来的进一步发展。
翔安隧道翔安端施工现场。彩旗飘扬,机器轰鸣,隧道口附近墙壁上一行鲜红的硕大标语“把握海西机遇,奋力科学发展,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令人振奋。工人们正在遮阳棚上焊接,一辆辆重型装卸车在隧道口来回穿梭,施工方告诉记者,现在隧道内的道路正在铺设沥青,此外,隧道照明、监控、通风、消防、装饰等一系列附属工程也在紧张有序地推进。
年轻的翔安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地处闽南“金三角”中心地带的地理优势,独具山野情趣的生态优势,三面环海的岸线优势,以及是祖国大陆距金门最近地方的对台对金优势……不久的将来,翔安隧道的贯通将使翔安和厦门本岛连成一片,翔安新城也将成为承接岛内部分城市功能向岛外转移的“桥头堡”。
多年的期盼,终于即将转化成现实。每一位翔安居民都盼望隧道的通车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新变化,“最起码的,进岛就方便多了。”西滨社区居民许永坤期盼地说。
基础设施的迅猛发展,给翔安带来了巨变。昔日厦门的“犄角旮旯”将一跃成为距离本岛最近的区域。有区无城的历史,从此将改变。
坚持“四高原则” 推进新城建设
今天,感受着翔安隧道内来回吹拂的海风,每一位翔安人都豪情满怀。
翔安区委书记吴南翔告诉记者,隧道通车在即,翔安区将紧抓机遇,积极融入岛内外一体化发展战略,按照产业发展、新城建设“双轮驱动”的思路,围绕“五大基地、一座新城”的发展目标,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地推进新城建设。
这个厦门最年轻的行政区域,又要迎来一次崭新的发展机遇。虽然在岛外几个区当中,翔安是目前建设量最小的一个区,但这却将为新城的规划者、建设者们留下巨大的发挥空间——未来几年内,他们将在这块土地上尽情挥洒自己的才智和汗水,让年轻的翔安绽放出异常耀眼的光芒!
今年是翔安新城建设全面推进的一年。翔安区将以新城南部片区为重点,尽快启动核心区开发,积极推动海西高新生态城项目,充实完善2.66平方公里新城起步区,加快推进新店旧城改造,在厦门东部建设一座含金融商务、高尚商住、总部研发、行政服务、生态旅游、物流枢纽等功能的现代化生态型滨海新城。规划中的翔安新城,不仅是庄重的行政文化中心区、现代时尚的购物娱乐与商贸服务中心,还是一个富有浪漫魅力的海岸度假与高尚住宅的区域……但在吴南翔的眼中,如何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有关岛内外一体化的决策部署,如何建设好“规划中的翔安”和“未来的翔安”才是最为紧迫的事情,“新区必须争分夺秒!”
吴南翔表示,当前该区将坚持规划指导,导入应用先进的城市设计理念,加快翔安新城概念性规划的深化优化,并与新区总体规划相对接,在路网、用地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提高可实施性。据了解,目前,该区正在全面落实翔安新城南部国际规划设计竞赛的10平方公里核心区的前期工作,以抓紧启动开发建设。
同时,翔安区还紧抓隧道通车契机,在隧道口附近启动新城建设核心区,目前正在对修建性详规组织评审,并加快道路、水电、排污等配套基础设施向南部延伸,为新城核心片区的开发创造条件。
未来,翔安新城将被打造成为一个集中央商务区、总部经济区、温泉度假区、行政中心区等在内,文化内涵丰富、功能配套齐全、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滨海新城,与厦门本岛一同成为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的都市核心区域。
壮大产业实力 带动城区繁荣
腾飞的翅膀,离不开强劲的引擎。走进翔安,热火朝天的生产及建设场面随处可见。该辖区内的许多企业更是暖意融融,生机勃勃,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繁忙而有序地工作。虽然还是早春,但是置身其中,却感受不到丝毫的凉意。
开春伊始,翔安区传来喜讯,1月份全区经济实现“开门红”,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59.12%,固定资产投资比增47.60%,财政总收入比增50.64%,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4.05亿元,比增了139.13%。
位于火炬(翔安)产业区内的冠捷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显示器制造商。记者获悉,这家落户翔安不到三年时间的企业,今年产量预计达600万台,年产值突破百亿大关,为翔安光电产业链“如虎添翼”。
事实上,冠捷集团只是翔安区工业发展腾飞的一个缩影。自建区以来,翔安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工业为重点,坚持做强做大先进制造业,通过工业的快速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带动新城区快速崛起,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互动结合。
今年,该区将继续突出工业发展对经济拉动的主导作用,围绕实施“百十亿”产业工程,以火炬(翔安)产业区、翔安工业园区各片区为平台,以光电、食品、轻纺等产业为支柱,以龙头骨干项目为支撑,壮大产业链条,扩大集群规模,在全力打造海峡西岸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上上新台阶。特别是加大翔安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培植力度,分类细化单项产业实施细则,并重点围绕打造国家级光电显示产业集群和国内重要的平板显示产业生产研发基地,鼓励友达光电、乐捷科技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据介绍,下一步,翔安区还将继续强化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产业向工业园区汇集,加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集聚,促进城区商贸零售、旅游休闲、房地产等三产服务业发展,为新城的可持续开发建设打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发展条件。
隆隆的机器声,似乎也在宣告着春天的到来。以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科技产业为重点,翔安区正在着力做大经济总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为加快新城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统筹城乡发展 加强民生保障
海峡西岸春风劲,翔安大地万木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及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举措,为绿意盎然的翔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连日来,翔安区委书记吴南翔带领区发改、财政、建设、执法、规划、国土和国投集团等部门负责人到马巷、内厝、新圩等镇区调研城镇建设工作,察看有关项目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吴南翔介绍说,翔安是以“三农”为基础的新区,虽然这几年开发建设深入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新区大部分区域仍是农村。因此,在全面推进新城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加强新农村建设和镇区建设,这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稳固“三农”基础的现实选择。
据了解,翔安区将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因地制宜,启动马巷旧城片区整治,推进大嶝、新圩、内厝等小城镇建设,形成“片、带、线、点”的镇区布局,进一步提升镇区服务功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第一责任。翔安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新区融入岛内外一体化的重要出发点,通过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的一体化,推动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的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让新区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据了解,为此,他们将进一步加大退耕退养农渔民的转产就业力度,认真研究落实十大民生保障措施,千方百计解决好他们的生产生活出路问题。与此同时,统筹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继续深化文明创建成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好为民办实事项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翔安区还将全力办好沿海突出部自来水管网改造、老年人福利事业建设、农村住房统一保险、劳动力后备军教育工程、城乡公共交通优化、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关心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以及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8项惠民实事。一项项令人鼓舞的政策,一个个卓有成效的举措,将翔安居民同他们梦想中的新生活一步步地拉近。
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宏伟的画卷已经铺开。在四面八方吹来的暖风中,翔安,这个海峡西岸的新区,正在挥起饱蘸墨汁的大笔,书写令世人瞩目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