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烈日灼灼,但高温挡不住一项又一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的脚步。全省最年轻的区——翔安区处处涌动着投资兴业、开工建设的热潮。
在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中,和当地气温一同攀升的,是大大小小工地上人们的建设热情。来自翔安区供电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翔安区工业用电量累计达到29500.5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0%。用电量是工业生产的“晴雨表”——透过这一个个快速运转的电表,人们不难看到翔安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喜人态势。
工业,已经成为今天拉动翔安经济跨越发展的主动力。截至6月,该区规模以上工业单月产值已连续两月突破50亿元,上半年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295.2亿元,增长99.4%,增幅居厦门市第一位。
工业强区
翔安跨越发展之路
6月21日,连续5年蝉联全球显示器产销量第一、液晶电视全球出货量排名第四的台湾冠捷科技集团旗下的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正式落户火炬(翔安)产业区。
冠捷科技集团总裁宣建生介绍说,冠捷科技集团包括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乐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三捷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等液晶模组厂、系统组装厂、注塑厂和模具厂等多家企业,目前已形成年产1000万台平板电视生产基地。
目前,台湾的友达光电、冠捷科技、宸鸿科技、达运精密、安台创新等一批光电龙头企业先后在火炬(翔安)产业区落户,吸引了近百家光电及相关配套企业入驻,使得翔安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初具规模。
翔安区委书记吴南翔表示,在加快发展的道路上,翔安始终积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厦门发展大局,牢固树立工业强区的观念,着力增创发展新优势,致力于打造海西最大的光电产业基地。
今年,翔安区提出工业产值的目标为510亿元,规模工业产值预计实现500亿元,同比增长31%。如今半年过去了,翔安区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上半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80.3亿元,同比增长73.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5.2亿元,同比增长99.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3.5亿元,同比增长67.2%,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33.6%……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增幅居厦门市各区前列。
最让人欣喜的是,该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第一季度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大力扩展国内外销售市场,规模以上工业单月产值已连续两月上5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一倍,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翔安,在工业的强力推动下,迈上了跨越发展之路。
开阔视野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翔安,资源富集,区位优越。依托资源,看准市场,在招商引资中,翔安抢得先机。
7月16日,由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厦门翔安保时捷中心盛大开业。该中心位于翔安工业园区汽车城西片区北侧,占地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包括一楼的大面积展厅、维修车间以及二楼的办公区域,集展厅及售后服务中心为一体,优越的地理位置确保了能为厦门及周边地区的客户提供便利的服务。
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首席执行总裁柏涵慕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厦门翔安保时捷中心完全能够比肩中国大陆任何一家设施齐全的一站式保时捷中心。”
业内人士表示,保时捷中心正式落户翔安,这说明保时捷对翔安这个年轻又充满活力的新区充满了信心,并将对繁荣区域商贸经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翔安区坚持在扩大内需中突出投资引领作用,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引导各类投资重点向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今年1至6月,翔安区共批准外资项目7个,总投资额达1118万美元;新批内资项目219个,注册资本达10.38亿元。
下一步,翔安将紧紧抓住经济特区扩区、翔安隧道通车的历史机遇,按照厦门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快推出翔安南部新城和新城起步区地块挂牌,洽谈、引进、落实一批有实力的城市综合体、酒店、商业、总部项目,尽快提升新区的城市品位。
目前,葛洲坝六公司、北京首开股份、万科地产、明发地产、中建七局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已经投资翔安,并开始动工建设已落地的项目;海西高新生态城、低碳研究所及配套产业园、雪峰集团、美国睿能集团等项目和投资者也在积极对接推动中。
用心服务
成长型企业纷至沓来
翔安区是厦门本岛外正在发展中的一片热土,伴随着厦门岛内外一体化战略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看中了翔安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项目服务上,“面对面、实打实、心连心”。7月16日,一场以成长型企业为主要参会对象的招商对接会在翔安举行,不过和以往不同,今天的对接不仅仅是坐在会议室里。
让大家意外的是,会议室里的议程在一个小时之内就结束了,原本预料中那种“把桌子挪一挪就开始”的现场对接并没有随之举行,企业代表们被邀请坐上了两辆大巴车,开始在翔安区内有目的地“逛”了起来。
从规划展示厅到火炬产业区,从新城核心地块再到房地产项目,八个点看下来,企业家的感受果然不一样了。
“翔安是一片热土,我们非常想在这边创业、成长、壮大。通过这次对接,达到了初步效果,将来能投资翔安,为我们企业更好地发展奠定一个基础。”厦门翔丰节水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贵州高兴地说。
翔安区经贸局工作人员介绍说,如果企业符合入驻条件的,除了国家、省市的优惠政策之外,翔安区还将从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税收贡献等方面考虑,提供更好的优惠政策。此外,还将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环境,大力帮助企业解决好建设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实现项目早日建成投产,扶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为了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翔安区制定并落实了重大项目挂钩联系制、项目代办制等推动项目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每个项目有一名区级领导联系,有一个专门的工作机构协调服务。加强项目跟踪服务力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多服务少干扰,多“绿灯”少“红灯”;加强平安建设,重视安全生产,为企业创造安定和谐的生产环境;努力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社会氛围,真正把人才和项目引进来、落得下、留得住、发展好。
服务就是工作,服务就是发展,翔安区各级各部门深悉其中的道理,他们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把精力和心思放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不断提高项目推进的执行力、落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