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翔安)产业区 朱毅力 摄
东南网-福建日报6月30日讯(记者 林世雄 通讯员 林瑞声 黄培真/文 朱毅力/摄)2010年,对于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翔安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厦门岛内外一体化战略全面实施,翔安隧道建成通车,翔安新城隆重奠基……如今,“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的喜讯又一次使翔安大地为之沸腾。翔安区委书记吴南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将为翔安进一步融入海西建设和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发展,带来新的重大契机,从而有力地推动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位于翔安的冠捷集团厦门园区生产线 朱毅力 摄
产业升级
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6月21日,连续5年蝉联全球显示器产销量第一、液晶电视全球出货量排名第四的台湾冠捷科技集团旗下以液晶电视整机生产为主营项目的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正式落户厦门火炬高新区最大的综合性园区——火炬(翔安)产业区。
据介绍,冠捷集团包括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乐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三捷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等液晶模组厂、系统组装厂、注塑厂和模具厂等多家企业,目前已形成年产1000万台平板电视生产基地的规模。冠捷科技集团总裁宣建生表示,该集团随后还将在厦门火炬高新区筹建营运中心和研发创新中心。
冠捷科技只是翔安区先进制造业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随着一批大型光电企业的入驻投产,火炬(翔安)产业区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光电产业集群,效应凸显,海西最大的光电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今年,翔安区还将根据火炬产业区的功能定位,以发展光电显示和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加大翔安工业园区市头片区与火炬产业区的对接和招商力度,逐步形成连片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据预计,到2015年,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光电显示产业有望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的生产规模,并形成年产3000万台液晶电视和显示器件的生产能力,一座“光显之城”呼之欲出。
回首往昔,刚刚建区的2003年,翔安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只有20.87亿元,而今年仅前5个月,该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就达到239.91亿元,而规模以上企业也从2003年的21家,增加到目前的170余家。预计该区今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将突破500亿元,比建区时增长22.96倍,年均增幅达56.47%。
这几年来,翔安区依托园区办工业,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平台建设,全力支持、配合火炬(翔安)产业区发展,加快推进翔安工业园区建设,发挥园区载体作用,不断完善各项配套服务。同时,积极引进带动性强、关联度高、效益好的龙头企业、骨干项目和品牌产品,充分发挥其带动辐射作用,加速上下游配套项目的入驻与衔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壮大集群规模,加快打造海西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从过去的贫瘠土地到今天的投资热土,翔安区翻天覆地的变化,很重要的方面,是得益于各级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政策上的支持。吴南翔说,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将使岛外与岛内,无论在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企业享有的政策上,都享受同等待遇,这将有利于翔安新区加快开发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又好又快发展,翔安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港口物流基地、海西对台交流交往基地、高级技术人才教育和文化发展基地、高优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基地、现代化生态型滨海新城的“五大基地、一座新城”的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快。
翔安浓厚的商家人气 朱毅力 摄
项目提速
增强跨越发展后劲
6月26日,作为福建一体化项目的重要子项目之一,国家重点项目厦门东部燃气电厂2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连续满负荷试运以及一系列专业试验,进入商业运行阶段。据悉,厦门东部燃气电厂一期工程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到30亿千瓦时,大大提高福建电网南部电源点的支撑能力,确保厦门经济特区的供电质量和用电安全,成为翔安区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
据翔安区工业开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翔安工业园区巷北二、三期,银鹭三期、市头片区、海翔工贸城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基本建成的项目有大顿化纤、瑞虎包装、永红电子、锦久彩印等工程;大帽山进场道路、欣美纸业建设也正加速推进;市头片区开闭所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园区各项配套服务日益完善。
强势推动项目建设,促进新区跨越发展。据介绍,目前翔安区在建、在办、在谈的大小项目有200多个,该区相关部门对这些项目进行了细致的归纳和梳理,制定出了《翔安区“五大基地、一座新城”项目情况一览表》。此外,为进一步提高各部门、各单位抓项目的责任感和主动性,《翔安区2010年度重点工程建设考核办法》也已正式出台。
翔安区委书记吴南翔表示,翔安纳入经济特区,将更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前来落户,带动新区产业发展、新城建设的提速,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他要求,翔安的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抢抓机遇,用好用足特区赋予的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跟踪对接、轻重缓急安排项目、科学合理优化筛选、讲求实效落实项目,不断增强新区发展后劲。
利好不断
投资翔安商机无限
“大手笔!了不起!”6月15日,由6家大陆媒体和14家台湾媒体组成的“海西正东风——两岸媒体聚焦海峡西岸”联合采访团到翔安区考察采访,在详细了解了翔安新城的规划蓝图之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翔安新城的规划建设是怎样的?”,“项目用地如何审批?”,“对外来企业有着哪些优惠政策?”最近,来翔安考察的企业更多了,翔安区城市规划展示厅里经常人潮拥挤,考察团从区新城办负责人的讲解中找到了答案:翔安吸引他们的,除了区位优势、后发优势、交通优势等之外,更重要的是新区所具有的良好发展前景,以及政府部门提供的贴身服务。
“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与硬件设施的建设同步,在翔安大地上不断延伸。最近厦门岛外规模最大的商业中心——翔安汇景购物广场的招商正在火热进行中,汇景集团的总经理庄顺茂欣喜地告诉记者,翔安利好不断,投资商机无限。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苏宁电器已于“五一”期间正式营业,目前,汇景购物广场已经引进了1.5万平方米深圳人人乐超市、五星级中影国际影城、新食尚美食广场、中博手机城、夏商怡庭快捷酒店、大地幼教联盟、中国电信、中国烟草、银行、邮政等品牌主力商家。
除了现代商贸业外,翔安区还将继续支持火炬保税物流园区发展,积极推进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翔安客运枢纽、海西钢材物流中心等项目,加快打造大嶝英雄三岛旅游区、厦门七彩谷野生动物园、洪山二级汽车赛道等十大特色旅游项目,加快发展物流、旅游、休闲娱乐等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提高新城综合服务功能,汇聚更多的人气、商气。
得天独厚的对台对金区位优势,让翔安这些年来备受台湾同胞的瞩目。如今每逢节假日,大嶝对台商品交易市场便人潮涌动,而各色各样的闽台文化交流活动也在翔安土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
毋庸置疑,区位优势加上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翔安的对台优势将更加凸显,必将进一步成为台商投资的热土。更多的台商也将越过海峡,在这充满激情与希望的热土上,与翔安人共创翔安美好的未来。
栽梧桐引“凤凰”。在积极融入海西建设和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发展大局,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新城建设的过程中,翔安的招商令人振奋,更令人期待。
七年沧桑,换来七年巨变;七年汗水,成就七年跨越。如今,“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建设岛外的战略构想已在厦门全面推进,而翔安新区也将紧抓“经济特区扩区”这一历史性机遇,奋发进取,主动作为,加快打造成为厦门乃至海西一颗耀眼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