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3月2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数据显示,在去年全年产业增长曲线中,厦门多家新材料企业增幅超过20%,其中,关键战略材料领域,厦钨、厦钨新能源增幅超60%,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去年,厦门市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达到1074.14亿元,增速17.89%,成为厦门又一条千亿产业链。
从2016年的产业规模420亿元,到如今迈入千亿元大关,并且保持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的高速增长,厦门新材料产业坚持龙头引领、创新驱动,实现厚积薄发。如今,搭乘未来产业的东风,厦门新材料产业也不断提升能级,抢占先机。
龙头引领,产业“加速跑”
营收超过155亿元,同比增长94.7%,去年,作为关键战略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厦钨新能源加速领跑。
“企业发展跑出加速度,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公司的高电压钴酸锂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二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迅速,带动了公司中高镍产品的销售增长,同时3个基地的技改产能逐步发挥;三是原材料钴、锂的价格上涨,尤其锂的价格大幅上涨,推升了产品价格。”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厦钨新能源的前身是厦门钨业下属电池材料事业部,2004年开始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最早进入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的企业之一。
近年来,厦钨新能源研究开发的4.45V高电压钴酸锂新产品材料,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8%,为国内行业第一。此外,高电压、高容量三元中高镍正极材料新产品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整体规模和效益。
“龙头引领、产业集中度高是厦门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一大特点。”厦门市工信局电子信息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全市现有新材料企业235家,前50强产值843.28亿元,占新材料产业总量的78.5%。在去年全年产业增长曲线中,厦钨系列、象屿兴泓系列、明达、长塑等企业增幅均超过29%。
发挥龙头企业引领的作用,强化集聚发展,厦门市已形成特种金属及合金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等五大特色产业集聚的格局,在特种合金、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细分领域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全市建成嘉庚创新实验室、中科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厦门材料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国家、省、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60余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0余个,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服务保障健全的发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