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财经调查  >> 正文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年 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百余倍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12月17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1980年10月,实发工资62。59元……在沙坡尾一家旧书店里,一本厦门大学生物教授40年前的笔记本里藏着这样一张工资单。这个如今看来微不足道的数字,在当时却可以跻身高收入群体——20世纪80年代的“二级工”老卓记得,那时候大多数人的月平均收入仅30多元,年收入400多元。

  特区建设,不仅反映着改革发展的宏大叙事,更连接着厦门人民可感可触的美好生活。40年后的今天,“月薪过万”“年薪超20万”常常出现在许多招聘广告上。2020年,厦门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8140元。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年,厦门城市沧桑巨变,城乡居民生活也发生质的飞跃,特区建设给民生带来的福祉就这样指数级地体现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

  居民收入节节攀升

  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年来,居民收入节节攀升,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00多元提升到2020年的61331元,比1981年增长了142.8倍,年均增长13.6%;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多元增加到2020年的26612元,比1981年增长了102.1倍,年均增长12.7%。钱包越来越鼓,市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恩格尔系数(国际上常用的一种测定贫困线的方法。一般认为,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相对富裕;20%-30%为富足)的变化,勾勒出40年来厦门居民从贫困到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裕的曲线:2020年,我市的恩格尔系数为30。4%,比1980年降低了31.3个百分点。

  在居民工资收入不断提升的同时,获得收入的渠道也日趋多元。20世纪80年代,工资性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来源的绝对主体,随着特区建设的澎湃浪潮激荡市场,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占比上升。

  数据显示,2020年,厦门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140元,其中,人均年工资性收入41495元,经营净收入5007元,财产净收入7089元,转移净收入4550元。值得一提的是,40年前,利息是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渠道,随着投资渠道不断拓宽,财产性收入来源日益多元,财产性收入也大幅度提高。

  消费结构明显升级

  居民蔡女士仍记得1981年她结婚时,千方百计从香港添置收音机、电冰箱和电视机的心情——比现在买新房搬新居更加兴奋。而如今,市场供给极大丰富,2020年年末,我市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汽车43辆(生活用车)、电脑76台、彩色电视机94台、电冰箱95台、空调190台、移动电话239部。

  消费品市场日益繁荣,市民的消费支出也大幅提高。2020年,厦门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3649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8069元,农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20902元。

  居民消费观念不断更新,消费结构以衣食住行为主的单一结构不断趋于多元化,人们更加重视生活质量和品位,生活方式从温饱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

  衣着消费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和“凭票供应、买布裁衣”走向追求成衣化、时装化、名牌化、高档化、个性化、舒适化。数据显示,2020年厦门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614元,比1981年44。88元增长了34。96倍。

  “舌尖上”的消费由“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品质”。2020年,厦门全体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11082元,“下馆子”“叫外卖”从无到有,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此外,住房条件改善,居住舒适,配套完善,人均居住年支出12205元;交通通信不断革新,医疗保健意识增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2020年,我市全体居民年人均交通通信支出4558元、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802元、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546元、医疗保健支出1842元。(记者 沈彦彦)

相关新闻
特区40年,你眼中的厦门是怎样的一座城【视频】

台海网12月17日讯 据新华网报道 今年是厦门特区建设40周年。12月14日,厦门市委网信办启动“扬帆正当时 厦门再出发——2021网络全媒体厦门行”活动,邀请全国30多家媒体聚焦厦门特区40年建设成就。活动中,多名参与、见证厦门特区40年建设的嘉宾代表接受新华网专访,分享了他们眼中的厦门是怎样的一座城市。(刘默涵 肖和勇)

特区记忆:那些年,台胞登“鹭”发展

台海网12月17日讯 据厦门电视台报道 2006年,在不少厦门台胞记忆里,是特殊的一年。那一年,两岸春节包机厦门航点开通、厦门首届佛事展举办、台胞可以申请个体户营业执照。对当时登“鹭”发展的台胞来说,他们不仅是亲历者,更是发展红利的受益者。16日的《特区记忆》,我们一起去听听台胞们讲那当年的故事。 台胞 厦门扬铭健康休闲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焕政:我1994...

“厦门改革地图”今日上线

登录https://ggdt.xmnn.cn可进入“厦门改革地图”   台海网12月17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之际,市委改革办今日推出“厦门改革地图”,精选一批全面深化改革的优秀案例,创新宣介推广方式,以直观可视的线上地图,进行导览和展示,呈现我市各级各部门改革...

跨岛发展 跨出海阔天空

特区建设40周年学习体验活动参访团走进银城智谷。记者 唐光峰 摄 建设中的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 记者 唐光峰 摄   台海网12月17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40年先行先试,40年发展变革,跨岛发展,跨出了海阔天空。岛外四个新城迅速崛起,功能品质比肩岛内、人气商气快速集聚,为更...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年,市民绿色生态福利越来越多

污水处理 1989年2月,厦门市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这是福建省城市污水事业的首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 2006年,厦门在全国率先做到每个县(区)至少拥有一座污水处理厂。 2021年底,全市大型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达179万吨/日以上,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目标。 环境卫生 垃圾处理从最初的填海、填地的有害处理方式,到现在的100%无害化处理。 垃圾焚烧发电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