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终端商家考虑小幅跟涨
“从近10年的行情看,国产牛肉的价格均高于进口牛肉。”吕先生介绍。
在我市体育路上一家大型超市的肉类销售区,记者注意到,销售的牛肉以国产黄牛肉为主,并且品种丰富,350克装的冷鲜黄牛后腿肉售价59.6元、500克黄牛牛霖售价83.8元、260克装的冷鲜黄牛嫩肩肉售价38.8元……
该商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牛肉进价其实一直上涨,超市售价虽然有变动但是幅度不大,到了晚上还会进行打折促销。
在中埔批发市场从事牛肉批发的厦门优嘉利冻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在采访中透露,近来,牛肉拿货价格上涨很多,自己的批发价不得不跟着小幅上涨。
古龙进出口公司除了供给大宗订单,也开展线上线下终端零售。吕先生介绍,虽然进口牛肉进价上涨,但是公司到目前都没有全线调整终端零售价,基本以薄利多销为主。
黄国华也表示,目前自己餐厅的菜单价还未跟涨,主要是牛肉的库存还有一些,短期内仍可以供给每日用量,但已在考虑调整菜单价,“看后续市场行情,应该会小幅跟涨”。
【探因】
进价上涨和需求旺盛
致批发及终端价上涨
关于涨价原因,货源地涨价及供需关系是被业内人士提及的高频词。
吕先生介绍,进口牛肉主要来自新西兰、阿根廷、乌拉圭、巴西等地,总体上看,近来上游货源的供给量减少了。
郭先生长期为商超供应进口牛肉,他介绍,一是进口地价格上涨,批发及终端牛肉价格自然也要涨;其二,消费习惯使然,每年中秋之后,天气转凉,牛肉市场需求提高,供应量没有跟上,自然会造成价格上涨。
而作为国产牛肉的使用大户,黄先生则表示,国产牛肉进货价上涨主要是牛饲料涨价导致货源地成品牛肉价格上升。
我市多家商超会在晚上对牛肉进行促销。
(记者 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