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9月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钟榕华)今年是资管新规落地实施的第三年,也是理财业务规范化转型的收官之年。现在距年底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仅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已进入冲刺期。其实,资管新规不止意味着银行、理财子公司及理财产品的转型,也意味着投资者的转型,你准备好了吗?
净值型产品比重不断上升
净值型理财产品是指产品发行时未明确预期收益率,产品收益以净值的形式展示,投资者根据产品的实际运作情况,享受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净值型理财产品投资的标的很多,如标准化资产,常见的包括现金、债券、商品、股票、期权期货等投资标的,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政策的变化,产品可投资的范围会越来越扩大。总之,净值型理财产品“长”得跟基金很像。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净值型产品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79.03%,较年初上升11.75个百分点。
也有少数“破净”产品
目前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大多表现稳健,但也有部分产品出现跌破净值现象。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新发行的理财产品中共有1173只产品曾跌破初始净,约占总数的4.59%。总体来看,这些“破净”产品以长期限、封闭式为主,配置资产以“固收+”策略居多。
“今后的理财市场是净值型产品的天下,投资者要尽快适应这一变化。”有银行业者表示,挑选净值型理财产品可以先从挑选投资机构开始入手,选择投资管理能力佳的正规金融机构。还有就是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流动性需求选择相对应风险等级和期限的产品。平时,不仅要注重区分理财产品收益率,还要关注其投资类型以及具体投向,这些都决定着产品的风险和收益。要坚持长期思维,从更长时间周期看待理财产品收益。
据统计,上半年曾跌破过初始净值的1173只新发理财产品中,到6月底,仅有139只产品仍低于初始净值,约占当年发行产品总数的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