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财经调查  >> 正文

厦门多部门协同作战,全力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市市场监管局集中销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等罚没物资。  刘小寅 摄

  ■近2万条假烟在高速路上被拦截。 厦门公安供图

  ■厦门海关查获26.3万片侵权婴儿纸尿裤。  厦门海关供图

  ■海沧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并移送的案件被评选为2020-2021年度“两法”衔接典型案例。

  海沧区市场监管局供图

  台海网8月31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对于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厦门零容忍、亮利剑、出重拳。昨日,记者从市双打办了解到,2020年以来,厦门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打击侵权假冒工作,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与社会共治齐头并进,整治到底,震慑到位,打击侵权假冒各项工作成效明显。

  重点领域

  借疫情扰乱市场秩序 从重从严从速打击

  去年以来,我市深化重点领域和重点市场治理,从重从严从速打击借疫情防控之机扰乱市场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市双打办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用品、熔喷布商标侵权等专项行动,1件案例获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双打行动”典型案例,2个案例入选省市场监管局防护用品典型案例;翔安区市场监管局查处的“销售不合格口罩”案,发现涉案口罩数量总计为17.64万个,销售金额248万元,移送公安部门办理。卫健部门强化消毒产品市场监督检查;厦门海关加大对进出口防疫物资及其关联商品、个人卫生护理用品的侵权风险甄别,查获侵权嫌疑货物500余万件;公安机关去年共立涉疫侵权假冒犯罪案件12起,破案10起,6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缴获不合格防护服3000件、口罩29117个、熔喷布50吨,涉案金额551万元。厦门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涉嫌跨省生产、销售伪劣熔喷布案入选“2020年全国消费品质量执法稽查典型案例”。

  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还组织2021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1-5月,立案查处民生领域相关案件120件,结案45件,移送公安机关3件,罚没款335.6万元。

  重点区域

  六部门密切配合 严厉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

  我市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海洋发展局、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六部门联合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2020年10月-2021年5月,全市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案件210件,移送1件,罚没款282.39万元,查扣违法食品2.3096吨;公安部门立案35件,2021年2月3日,公安部门捣毁一特大生猪屠宰窝点,现场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查获白条猪肉2000余斤,缴获作案车辆3部,初查涉案金额达600万元。

  我市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海洋发展局强化抽检工作。其中,我市农业农村部门突出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屠宰场、家禽养殖场的检查抽查,2020年第四季度至今年3月共开展农残、兽残定量监测1985份,总体检测合格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

  重点环节

  重拳打击进出境侵权行为 保持卷烟打假高压态势

  我市加强进出口环节监管,重拳打击进出境侵权行为。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制度,严防侵权假冒伪劣物品流入寄递渠道。

  厦门海关不断加大执法力度,部署开展“龙腾行动”“蓝网行动”“净网行动”等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2020年1月-2021年5月,查获进出境涉嫌侵权货物案件1415批次,查扣侵权嫌疑货物750万件。着重打击邮件、快件、跨境电商等领域“化整为零”“蚂蚁搬家”式进出境侵权行为,2020年查获侵权物品近638批次,为2019年的3.8倍,占全关区全部查获批次数的92%;今年1-4月份在寄递渠道查获进出境侵权物品522批次,同比增长105%。

  烟草专卖、邮政、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物流寄递环节涉烟违法犯罪专项行动,2020年查获2起近百万元运输环节案件,抓获6名涉烟违法分子;今年上半年,查获无证运输案件6起、假烟83140条,累计案值1730万余元,抓获涉案嫌疑人6名。“5·13”无证运假案,现场查获“南京(炫赫门)”等共计5个品牌、18356条假烟,案值488万余元。

  多元共治

  打造跨行业和跨区域平台

  构建打击侵权假冒新格局

  我市坚持开拓创新,激发行政、司法、行业组织、企业、社会公众等各方力量踊跃参与,构建打击侵权假冒社会共治新格局。

  我市出台《厦门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将专利、商标、著作权、地理标志、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全部纳入调整范畴,确立知识产权“大保护”的格局。

  厦门相关部门打造了跨行业知识产权司法协同平台。市中级人民法院、自贸委、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文旅局和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建立全国首个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中心。该中心成立以来至2020年12月,已移送704件案件进行调解,成功调解195件,受理司法确认申请16件。

  我市成立厦门知识产权仲裁院、知识产权行政纠纷调解委员会,开展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调解工作。厦门海关升级“厦门海关知识产权保护App”,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预确认服务和查询、咨询统一通道,让企业“一趟不用跑”足不出户解决知识产权难题;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会同思明、湖里法院在全省率先建立著作权诉调对接机制,2020年,依托诉调对接机制办理著作权纠纷案件6起,涉及金额276万元。

  厦门法院建立与泉州漳州龙岩地区法院、知识产权行政保护职能部门的协作机制,打造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平台,打通区域间诉调对接通道,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的整体效能,服务闽西南协同发展。

  【数据】

  2020年1月-2021年5月

  全市行政执法部门立案查处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1252件,办结1017件,案值1818.87万元,罚没款1448.45万元,移送公安部门15件2人。

  全市公安机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立案775起,破案74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60名,涉案价值约2.03亿元。

  全市两级院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逮捕侵权假冒案件23件33人,批准逮捕18件24人;受理审查起诉侵权假冒类案件31件67人,起诉33件69人(含上年积案)。

  两级法院新收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5593件,审结3805件,审判质效指标持续向好。

  18个案例分别入选中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中国反侵权假冒年度报告、福建法院十大典型案件等;5家单位和8名个人获评国家版权局全国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有功个人。

记者 高金环 通讯员 吴敏 陈雪松

相关新闻
“十四五”时期厦门将全面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发展目标】   1座枢纽   即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2层网络   即优化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和城市高品质交通网络   3个体系   即完善人民满意的现代运输服务体系,全国领先的智慧交通管理体系和保障有力的交通行业治理体系,至2025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

厦门:以工代训补贴期限延长至不超过6个月

台海网8月31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近日,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减降企业用工成本的通知》,全力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影响,减降企业用工成本,保障经济平稳运行。   《通知》规定,2021年度新吸纳的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离校两年内初次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简称“四类人员”) 实施以工代训补贴,按照每人每月500...

外来员工失业也可领补贴 厦门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扩围等政策

台海网8月31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记者近日从市人社局获悉,我市今年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扩围政策,继续放宽技能提升补贴申领条件,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只要符合条件就能申请。   失业补助金   保障范围扩大,阶段性发放   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的失业人员,按月发放6个月的失业补助金,每月500元。不符合领取...

厦门1-7月省市重点项目推进成绩单公布

台海网8月3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一个个重点项目建设风生水起,正在储备潜能,集聚后劲。我市各级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8月18日召开的全市上半年经济会议部署要求,围绕“七以七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锚定目标、坚持对标,盯住关键、盯在日常,猛追猛冲、奋发有为,马上就办、...

厦门福州入选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

8月30日,商务部官网公示 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 其中,福建省2地区成功入围 分别是福州、厦门 2020年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显示 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 厦门便利店发展指数位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厦门多措并举 持续推动便利店进一步便利化 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支持品牌连锁企业在主城老旧小区、背街巷、公(廉)租房、岛内偏远社区、新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