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5月6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今天上午,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接听“市长专线”,介绍我市深入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相关情况。
据介绍,2018年12月,我国正式发布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来,通过三年落地实施,我市已经确立市场准入环节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清单之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市场主体可以依法平等进入,实现“非禁即入”。截至2021年3月,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到727365户【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国企和私企,私企含外企)、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类】。我市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确保“一单尽列、单外无单”。目前,我市未发现清单之外违规设立或无相关上位法支持的准入许可事项,未发现自行发布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擅自增减或者变更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条目的情况。
“2021年,我市将持续推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落实,做到‘三个一’——一单尽列,单外无单;一年一修,动态调整;一目了然,一网通办。”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探索发现并破除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的工作机制,推动放宽市场准入、实现平等准入,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同时,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规范审批行为,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名词解释】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狭义概念):适用于境内外投资者的一致性管理措施,是对各类市场主体市场准入管理的统一要求。包含禁止和许可两类事项。对禁止准入事项,市场主体不得进入,行政机关不予审批、核准,不得办理有关手续。对许可准入事项,包括有关资格的要求和程序、技术标准和许可要求等,由市场主体提出申请,行政机关依法依规作出是否予以准入的决定,或由市场主体依照政府规定的准入条件和准入方式合规进入;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
(记者 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