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财经调查  >> 正文

扫码点餐不该是个“单选题”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不少快餐企业积极推荐消费者扫码点餐。陈立新  摄

  太二酸菜鱼需要授权个人信息后才能开始点餐。  张海军 摄

  ■麦当劳禾祥西路店点餐区长时间没有人员提供服务。 张海军 摄

  台海网3月30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出门吃饭,您是否经常遇到这种情况:点餐要靠手机扫码,有时还需关注餐厅公众号、注册会员。3月28日、29日,记者走访SM一期、二期以及万象城等商圈多家餐厅,发现扫码点餐已经成为不少商家的标配。采访中,多位消费者表示,希望扫码只是点餐的“可选项”,而不是“必选项”,同时希望商家简化扫码点餐的流程,不能趁着扫码点餐,做出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

  现象1

  取消或不主动提供纸质菜单

  餐厅只能支持扫码点餐服务

  记者走访发现,厦门多数餐馆在提供扫码点餐服务的同时,也可以为顾客提供纸质菜单。有的餐馆需要顾客主动提出才会提供纸质菜单。

  部分餐厅则以纸质菜单点餐为主,如电台巷火锅、咏蛙田鸡等,消费者须在纸质菜单勾选菜品点餐。

  不过,记者发现,部分餐馆只能提供扫码点餐服务。

  “欢迎使用扫码点餐。”在太二酸菜鱼SM店,排队等位的顾客可以提前扫码关注公众号点餐。店员说,由于菜品刚刚更新,纸质菜单还没有印制出来,所以近期暂时没办法提供。

  在一鳞万象城店,来用餐的顾客只能选择扫码点餐。店长林先生说,由于菜品更新,纸质菜单仍在设计中。遇到无法扫码的顾客,服务员会用自己的手机代点。

  在小龙坎火锅体育路店、八合里火锅万象城店等餐馆,记者发现,店内已经取消了纸质菜单,仅支持扫码点餐。“现在都是扫码点餐了。”八合里店员小郑说,以前门店还提供平板电脑点餐服务,最近几年这项服务取消了。记者看到,店内的每张桌子上都有一个点餐二维码。扫码后,直接跳转至相关公众号,关注公众号才能进行点餐。

  现象2

  扫码点餐步骤多操作复杂

  年轻人都需捣鼓五六分钟

  “扫码点餐有时很复杂,既要关注公众号,又要点击小程序,步骤很多。我们年轻人有时候都觉得麻烦,老年人就更难了。”市民罗女士觉得,仅提供扫码点餐服务,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来说并不友好。

  记者注意到,许多餐厅公众号或小程序上的点餐页面都比较复杂,消费者需要通过多次点击后才能进入最终的点餐页面。页面里通常还会包含五花八门的菜品分类,字体也较小。消费者在点餐过程中,要是想查看某道菜品的介绍或定制菜品规格,还需要再次点击相应菜品进入下一个页面。

  罗女士说,有时候带着老人外出就餐,老人想吃什么也没办法舒舒服服地看着纸质菜单点,“只能我自己用手机操作,老人会觉得有点失落”。

  “其实,在手机上选菜真的有些费劲。有时不小心点了返回,就退出了整个小程序,再登录进去还得重新选。有时还会碰上闪退。以前点菜,翻着纸质菜单,一两分钟就完事儿,现在要折腾半天才点完。”市民段先生说。

  段先生说,像在麦当劳、汉堡王等快餐店,有时明明前台没人排队,也推荐消费者扫码点餐。原本一两句话能点完的餐,用手机要捣鼓五六分钟。

  昨天,记者在麦当劳禾祥西路店看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点餐区没有服务员接待,顾客只好选择扫码点餐。在麦当劳万象城店的甜品站,同样长时间没有服务员接待顾客。在记者扫码下单后,服务员姗姗来迟。她说,由于甜品站有下单二维码,所以不必一直值守。她们会到其他区域帮忙,等有人扫码下单后再过来。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下餐馆唯手机?莫忘老年人消费权益

□周来逸夫 阮志   俗话说“花钱吃饭”,也就是说只要钱花到了,就能在饭馆好好吃一顿饭。这本是常识,但在厦门的很多餐厅却未必。   不熟悉手机,在很多地方简直是“寸步难行”。记得去年大家的关注点主要还是能不能用现金买单;现在更让人无语了,点餐也非得要手机。有人也许会说,商业行为,你可以选择点或者不点啊。如果真这么说的话,那么笔者想说的是,你开...

点餐自由,给“上帝”更多尊重

“只能扫码点餐。”近日,市民曾先生在厦门一家书店咖啡区被告知人工服务已取消,需通过桌面上的二维码自助点单。(3月16日台海网) □冯海燕   信息时代,扫码点单没问题,事实上,这也已经是不少人的消费模式。但是,取消人工服务,这对老年群体或一些特殊人员很不友好,其实也压缩了自身客源。特别是有的不少餐厅扫码后还不能马上点餐,而是要求先关注,甚至要求...

扫码点餐被强制关注授权 是否过度索取个人信息?

市民质疑   留下的个人信息和消费数据去哪了   律师提醒   技术上不需要,则可认为是过度索取个人信息   漫画/张平原   瑞景商业广场一快餐店内,店员指导顾客手机点餐。 (本报记者 杨霞瑜 摄)   台海网3月16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只能扫码点餐。”近日,市民曾先...

老刘多个“女儿” 警示我们多些心眼

□阮志 李甘林   只因借身份证给老乡,竟多出一个“女儿”来?为此,老刘向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决确认他与这个女孩之间并无亲子关系。(3月9日《海峡导报》)   常言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老乡之间有感情很正常,但借身份证什么的,还是要加倍慎重。比如在这里,老刘的老乡王女士未婚生育,跟老刘说借个身份证骗父母一下就行,但借到手后...

个人信息不是App的“唐僧肉”

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违规使用个人信息,欺骗误导用户下载App,App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日前,工信部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手机应用软件进行检测,督促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整改。截至目前,157款侵害用户权益的App仍未完成整改。据了解,这是工信部第十次开展集中检查,通报相关情况。在工信部组织的十批次检测中,腾讯应用宝、小米应用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