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8月2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建忠 吴强/文) 今年来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步履不停,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改革等一系列重要举措,为厦门企业特别是创新创业企业提供了发展成长的历史性机遇。
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监管部门的防风险、严监管、细服务。近日,海峡导报副总编辑吴建忠采访了厦门证监局,就厦门上市公司如何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厦门新一轮历史机遇中发挥重要支撑和龙头引领作用进行了深入交流。
1
加速发展 近五年上市公司增加21家
导报记者:近年来厦门经济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厦门也越来越被全国和全世界所关注。厦门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请问厦门资本市场发展情况如何?
答:近年来,厦门资本市场发展迅速。近五年厦门上市公司增加21家,增长68%,新三板挂牌公司增加108家,增长600%,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数量增长67%,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增长640%。截至 2020年7月底,厦门市境内上市公司有52家,占全省上市公司的36.36%,总市值5992.64亿元,总股本315.87亿股;新三板挂牌企业126家,证券期货公司3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176家,私募基金管理人355家,管理基金1100只,管理规模(实缴规模)超800亿元。2020年厦门上市公司实现直接融资147亿元,其中股权融资27.78亿元,债权融资119.21亿元,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
导报记者:近两年厦门公司新上市及融资情况如何?
答:目前厦门有上市公司52家,其中松霖科技、瑞达期货在2019年完成首发上市,特宝生物、力鼎光电、建霖家居于今年完成首发上市。厦门银行、圣元环保、欣贺股份、国安达7月分别通过证监会发审委、创业板上市委审核,待其发行后厦门上市公司将增至56家。今年以来,厦门企业实现境内资本市场首发融资14.62亿元,再融资132.37亿元。
2
紧抓机遇 帮助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
导报记者:资本市场正深化以注册制为核心的市场化改革,对接科创、创业企业。去年科创板开板,今年创业板改革已开启,以推出精选层为核心和亮点的新三板也在改革。厦门如何抓住这些机遇,帮助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厦门辖区企业储备情况如何?
答: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局与厦门市金融局一道持续做好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工作,协助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和上市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引导企业抓住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改革的有利时机,尽快对接资本市场。
一是推动并协助厦门市出台《进一步推动厦门市上市公司培育和质量提升三年计划》,通过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工作机制,让更多有实力和竞争力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将后备企业培育工作任务分解至各个部门,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责任链条。
二是围绕复工复产情况、企业业绩影响、上市申报进度、惠企政策效果反馈等方面,对辖区27家重点拟上市企业逐一开展问卷调查与电话访谈,形成调研报告报送市政府,针对防疫物资不足、一线劳动力短缺、物流受阻、物料供应不及时、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提出工作建议,全力推动企业防疫发展“两不误”。同时,积极配合出台金融支持疫情防控的政策文件,及时将政策传导、讲解到位。
三是启用“拟上市辅导监管信息系统”,通过线上远程办理上市辅导材料接收和信息反馈,第一时间制订、公开新三板公开发行辅导验收申报指南,明晰备案、验收等办事流程,做到疫情防控“不见面”、辅导工作“不减速”。目前,厦门等待审核的企业有11家,辅导备案的企业有1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