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4月17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最近,黄金的表现相当抢眼。在经过清明节假期近4%的涨幅后,黄金一跃成为近期投资回报率高的资产之一。4月14日,黄金价格收于1768.9美元/盎司,创2012年11月以来的新高。在本轮行情中,投资者普遍表现较为冷静,几年前疯狂买金的场面不再,而那些成功解套的投资者也大多在等待更好的变现时机,不急于出手。
成功解套不愿卖 还在等待目标价
4月15日上午9点多,住在海峡国际社区的陈女士收到建设银行发送的金价短信,当天该行投资金条的售价为392.48元/克。陈女士计算了一番,十分开心:“不仅解套了,还离目标价越来越近了。”
陈女士介绍,从2011年1月底至2012年4月中旬,她陆续买了6次投资金条,总数共计550克,平均买入价为335.045元/克。按照建行的规定,投资者购买的建行投资金条,建行免费代保管,但赎回时需要15.5元/克的费用。也就是说,陈女士投资金条成本价格大约为350.545元/克。
若陈女士于4月15日卖出全部建行投资金条,可获利23064.25元。不过,她并没有这么做。“考虑到这几年的时间成本,目前我还不想卖出。”陈女士的目标价至少为400元/克。
避险情绪升温 黄金或现波动
家住前埔南区的85后林小姐则是去年底和今年初通过支付宝陆续买入华安黄金,目前持有43.7850克。她买入的成本金价为345.3174元/克,4月14日华安黄金已升至370.0620元/克,她的持有收益为1083.44元。“适当配置一些黄金作为避险工具,我认为是有必要的。”林小姐说,她一有闲钱,就会投资一些黄金。
如果从今年3月中旬1451美元/盎司的相对低点算起,短短一个月,金价区间涨幅已在20%左右。受疫情影响,黄金重要产地南非近期的“封城”措施,是刺激近期金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兴业银行金牌理财师、厦门鹭江支行贵宾理财经理陈成说,受疫情影响,近期多国大规模推出刺激经济的计划,投资者纷纷涌向黄金这一避险的贵金属,因此接下来黄金可能出现更大的波动,但这些波动或将推动金价继续呈现向上走势。他建议,投资者应理性投资黄金,适当配置。不妨以纸黄金(即账户黄金)的投资方式,利于变现。
华夏银行厦门江头支行理财经理、AFP(金融理财师)持证人黄熠也认为,接下来黄金仍处于较舒适的投资环境。
提醒
黄金具有避险功能 但并不“包治百病”
需要提醒的是,黄金虽然具有避险功能,但它并不“包治百病”,并不能对冲金融市场的任何风险。当市场出现普遍的流动性不足时,黄金也会被抛弃,人们会追求美元。当“美元荒”发生时,黄金价格也会下跌。
观点
世界黄金协会前主席皮埃尔·拉森德日前公开表示,金价应会飙升至更高的水平,甚至在2年至5年后达到20000美元/盎司。
花旗集团大宗商品全球主管莫尔斯的看法则谨慎得多,但他预计,黄金有望在今明两年涨至2000美元/盎司。他认为,黄金是今年迄今唯一有投资者资金流入的大宗商品,目前仍然值得买入。(文/记者 郭舒晨 图/陈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