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8月2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昨日,厦门首期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培训班顺利开班。该培训班由市海洋发展局、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组织,来自全市各区共40多名渔民、渔技员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班为期2天,为全封闭式学习,采取听课培训、实地观摩等方式。培训期间不用交任何费用,减轻了渔民负担,因此深受学员欢迎。
通过本次培训,主办单位希望进一步推广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的产业应用,普及技术与知识,促进交流与分享,推动厦门水产养殖业走向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促进渔民转岗就业增收。
探索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将是我们养殖业发展的新路子。”在正式培训前的动员讲话中,市海洋局渔业处处长吕日周表示,传统养殖已经失去了优势,面对时代的发展,从业者要主动求新、求变、求发展。
厦门的传统水产养殖业曾经历过辉煌时期。对于水产养殖的新变化,学员们纷纷表示感受深刻。此次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培训班的开设,就是厦门渔业主管部门面对厦门渔业发展挑战而进行的新探索。
近年来,因为气候变化、水资源减少、病害侵扰、水质污染等因素,养殖户“靠海吃饭”的养殖方式逐步退出。
据介绍,当前,在全国水产技术总站推广的八大养殖模式中,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渔业生产新的经营方式,具有占地面积小、生产集中、产量高、效益好等优点,是发展现代渔业生产的现实选择,也符合厦门发展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