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4月8日讯 据厦门广电网报道
我市积极推进调解组织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目前全市行业性、专业性的人民调解组织已达410个,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个人调解室接地气 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位于中山社区居委会的这间“大白”调解工作室,是以社区调委会主任王吕宏个人命名的一间调解工作室。地处老城区的中山社区人口结构复杂,使得民事矛盾纠纷也较多。法学专业毕业、来到社区多年的王吕宏工作认真负责,深受居民信任,平日里,大家碰上一些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等方面的问题,都会找他咨询协助。王吕宏说,走街串巷与居民们“话仙”,是他掌握社区情况的最直接方式。让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更是他最大的心愿。接地气的基层调解工作,让“大白”的名声越来越响。
中山社区调委会主任 王吕宏:我们周边的民众,包括需要调解的、需要法律咨询的,他们也会来到我们这个社区居委会进行相应的业务咨询、法律咨询等等,取得了一个非常好的成效和示范引领作用。
这个工作室自2015年底成立以来,已调解案件110多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中山社区调委会主任 王吕宏:我们这个个人调解工作室有联系了包括水务集团、国家电网、还有公房等等相关的职能单位,让他们作为联系单位加入我们个人调解工作室调解案件。
发展专业人员作用 使矛盾在行业内得到专业解决
像王吕宏这样的调解员,我市共有2915名。行业性、专业性的人民调解组织共有410个,三年来化解了108万多件矛盾纠纷,覆盖了公安、法院、医疗纠纷、劳动争议、旅游、环保、港口等30多个行业、专业。通过这些调解组织,让各行业的矛盾纠纷直接在行业内得到解决,专业性的矛盾纠纷得到专业人员的解决。
厦门港航调解中心是全省首个港航调解组织,专门受理、调处港口、航运纠纷。中心副主任郑志强告诉记者,调解中心的工作人员大多都是行业内人员。
厦门港航调解中心副主任 郑志强:我们这些调解员很多都是来源于我们一线、来源于我们船公司管理层、码头企业的管理层,然后还有律师所的一些律师。他们对行业里面的一些关系和流程等等这些东西,了解比较深、比较透彻,有利于在调解过程中抓住重点。
记者从市司法局了解到,接下来,我市将继续打造更多具有品牌效应的个人调解工作室,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吸收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努力缩短化解矛盾纠纷的周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市司法局副局长 石德明:我们努力在一些专业性行业性的调委会建设基础上面,准备再扩建一批个人的调解室,有些在专业性领域调解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的调解员,有条件的我们准备扶持他们设立一些个人的调解室,这一方面可以更加深入地为本行业人员、本领域从业人员服务。
(新媒体编辑:黄岚)
热词: 厦门 行业性 专业性 调解组织 超410个 个人调解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