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第三产业强化“龙头地位”
第三产业对厦门经济的带动作用日趋显著。全年第三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54.6%,占据了半壁江山。
2018年,全球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产业转型升级压力更重,挑战与机遇并存。厦门市统计局综合处处长李薇在解读相关数据时说,在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布局下,厦门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这使厦门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内,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发展。
在一系列经济数据中,厦门实体经济的表现尤为抢眼,产业亮点纷呈。李薇分析,这是厦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成功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结果。以去产能为例,去年厦门高耗能制造业低速增长,全年增加值增速仅有1.6%,钢化玻璃、铝材、橡胶轮胎等产品产量均出现下降。一边是精心布局调结构,一边是积极降低成本补短板。在密集“降本减负”组合拳的推动下,去年全市企业减负超300亿元,重点服务业有约七成行业单位税金下降。财政资金反哺于民,重点投向民生项目和基础设施,城乡社区事务、教育和一般公共服务都是重点投资领域。
李薇说,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是,第三产业强化了“龙头地位”,对厦门经济的带动作用日趋显著。全年第三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54.6%,占据了半壁江山,营利性服务业成为第三产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比重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业、旅游服务业等优势产业基本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厦门还在不断书写对外开放的新篇章。李薇告诉记者,去年厦门持续巩固“一带一路”陆海枢纽城市的地位,进一步加深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全年集装箱吞吐量排名稳居全国第七,世界第十四位,集装箱航线增加到146条。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外贸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第5位,厦门自贸片区累计推出361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63项,厦门自贸片区营商环境经国家发改委评定为全国试点城市第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