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财经调查  >> 正文

农展会购销两旺 厦门“三农”创佳绩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第十一届厦门名优特农产品展销会展出的特色农产品备受关注。

  能吃又好看的“萌萌菇”。

  有趣的盆栽萝卜。

  特色蔬菜手指萝卜。

  ▲各种生鲜蔬菜和农副产品亮相展会。

  ▲展商展示一条近200斤重的鲟鱼。

  特色蔬菜水晶萝卜。

  台海网12月10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第十一届厦门名优特农产品展销会(以下简称“农展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十一年来,这个“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民受益”的便民惠企农产品展销第一品牌不断推陈出新,精心为厦门农业生产者打造充分展示成果、宣传品牌的优质平台。十一年来,一批批优质农产品从这里走上厦门百姓的餐桌,一批批订单商品从这里飞向全国各地,一批批企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一批批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统计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厦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91元,增长8.9%;都市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实现收入631亿元,增长11.8%,预计今年年底将超额完成年初订立的增幅目标。

  厦门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节节攀升,不断创下新高。这既要归功于厦门农民敢想敢拼,善于用勤劳的双手抓住时代机遇,也要归功于政府部门想农民之所想,不断为农村、农业、农民送上好政策。

  今年以来,厦门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持续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步一个脚印,厦门的农村、农业、农民都经历着成长与变迁——历时三天的农展会上,一家家新企业、一张张新面孔、一项项新产业就是厦门“三农”正在蜕变的最好证明。

  今日,本报聚焦三张出现在农展会上的新面孔,倾听他们讲述有关农业创新的故事。

  特写

  翔安区新圩镇喆祥面坊朱坤明

  “面二代”不守旧

  创新工艺引领健康饮食

  朱坤明展示翔安新圩的特色手工面线。

  农展会上,来自翔安区新圩镇的6家“面铺”一字排开,各家展台前的商品看上去很相似,但仔细辨别又各有不同,它们吸引不少消费者购买。

  “你们如果有时间,很欢迎来到我们新圩看一看,我们做面的工艺和别人不一样。”喆祥面坊展台前,只要有客商靠近表现出感兴趣的样子,年轻的“掌柜”朱坤明马上热情又自豪地向对方介绍起自家产品。

  朱坤明是实打实的“面二代”,家族从他父亲这一辈就开始做手工面。实际上,朱坤明回家“做面”不过4年时间,但是在这段时间,他就把“老产业”做出了新面貌。这个“新”首先体现在面的味道上,“我们的面线不咸,完全不需要一遍遍过水去咸味。”朱坤明说,为了防止面线变质,传统的面线制作工艺需要添加大量盐巴,但“重口味”的面线显然不符合目前主流的健康饮食习惯,所以,在他的主导下,喆祥面坊的产品开始“减盐”,“举例来说,有些做法100斤面加6斤盐,我们可能只加1斤。”

  工艺的改变带来的是成本的上升,为了解决面条易变质的问题,喆祥面坊添置了无菌烘干房等硬件设备。但是,面对成本的增加,朱坤明没有丝毫退缩,因为他已经敏感地捕捉到了市场的变化,“我们要以健康理念去生产产品,这样才会被市场所接受。”

  改造产品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以朱坤明为代表的新圩镇“面二代”们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注册商标、做品牌、上线电商……“新圩面线”的名气越来越大,销量呈几何倍数增长。2016年开始,同样是新圩镇创业青年的汪思平创立了翔安“新圩嫂”米粉、面线品牌,喆祥面坊也成为“新圩嫂”的供货方之一。如今,新圩镇的青年们正努力将“新圩嫂”打造成一个中高端伴手礼品牌,成为每名来到翔安区游玩的旅客的必备伴手礼,“老一辈付出的是汗水和体力,我们年轻一辈更希望把品牌做大做强,把翔安的优秀传统延续下去。”朱坤明和汪思平不谋而合地表达了相同的心声。

  猪小惠生态农场副总经理郑峰

  小农场有大智慧让孩子们从小学农业课程

  郑峰介绍猪小惠生态农场的发展方向。

  鸽子、母鸡、蛐蛐……在农展会现场,猪小惠生态农场的展品让不少人好奇地驻足围观。这一幕,多少印证了猪小惠生态农场副总经理郑峰的说法:现在的年轻人,对农业的了解太少了。

  那么,怎么改变这种现状?郑峰说,让孩子们从小开始学习农业,这也是猪小惠生态农场开办的初衷。

  在发放给展会观众的手册上,猪小惠生态农场是这样定义自己的:致力于自然课程研发、实践,没有边界、不分昼夜、不拘形式。让孩子们感受自然、学习自然、保护自然,在自然中“体验、感悟、分享、成长”。

  郑峰说,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生态农场课程设置的核心理念是“与时俱进”,“比如,我们现在的项目是‘番茄保卫战’,因为现在正好是小番茄的采收季节,孩子们不仅可以体验种植乐趣,还可以从中了解农产品从土地到餐桌的过程。”

  猪小惠的运营理念,确实契合当前许多学校的教育理念。郑峰说,作为厦门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的农场,现在猪小惠日接待量最高峰时可达到300人次至500人次,2017年,农场全年接待游客量约1.3万人次,今年截至目前,接待人数接近2万人次,“农业部门、教育部门都很支持我们的发展,我们现在做得还不错。”

  农场做得越来越好,郑峰对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有信心。他认为,“农业+教育”是行业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对于未来的发展,他有一些更为实际的思考,“我们做农场,在用地方面的需求比较大。现在正在推动土地流转,我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如果未来土地能够集体流转,并有规范化流程,我们就能借这个机会做更多事。”

  鑫发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张鑫诚

  组建电商团队为公司带来新盈利

  张鑫诚介绍绿仁食品有机蔬菜的配送。

  在农展会现场,当记者对绿仁农庄的生鲜产品配送情况表示好奇时,正在电磁炉前忙着烹饪的张先生转身指了指儿子,将张鑫诚这名25岁的小伙子推向了前台。事实上,绿仁上线生鲜电商项目就是由年轻的张鑫诚一手促成的。

  “公司已经开了10年了,但是线上商城是从去年开始做的。”张鑫诚说,父母最早从事养殖,后来开办了农家乐,也就是休闲农业,但是对于正处在风口上的生鲜电商,他们一直不知道该如何着手去做,“毕竟父母比较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我们的办公室都在山里,也没有人员来创建。”但是,对于计算机系毕业的张鑫诚而言,电商不算是太陌生的领域。所以,毕业一年之后,他决定回家帮父母,把“家业”做大。

  “生鲜不是冻品,要保证新鲜度和安全性,配送是很大的问题,所以不能随便交给普通的快递物流去做。”面对新领域,张鑫诚的头脑很清醒,在小规模试水之后,他拍板让公司走出关键性的两步棋:一是自建生鲜产品配送团队,二是在岛内设立办公室组建电商团队。2017年初,绿仁有机农业的线上商城上线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张鑫诚说,目前线上渠道每月能给公司带来大约10万元的进账,当然,这是在市场还未充分开发的情况下。

  即使是小成功,也不是偶然。张鑫诚说,他做过很多前期调查摸底,现在网购生鲜产品的主力军是30岁至35岁的女性,这部分人群有主见,容易接受新事物,审美水平也比较高。所以,绿仁有机农业的微信推送都做得比较“小清新”,客服也很重视顾客的意见和建议,“做好产品,做好售后,这是主要的两件事。”张鑫诚说,接下来,绿仁的线上渠道还会进一步推出加工半成品产品线,这也是为了更进一步迎合年轻消费群体。

  实事求是地说,光从外表来看,张鑫诚完全与传统农民沾不上边。但在聊到农业的时候,他思路清晰,表现出了与外形完全不同的成熟。对于未来的事业发展,他充满了期待,“现在政府的补贴越来越多,政策也越来越好,我们会好好做下去,相信能越做越好。”

  亮彩数据

  >>乡村振兴项目

  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在建及新建乡村振兴项目336个,完成投资31.06亿元。确定乡村振兴市级重点示范村8个、市级示范村12个。

  >>人才培养

  我市出台《关于支持大学生返乡下乡在农业领域创业创新的若干措施》,鼓励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规范提升新型经营主体,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998家,家庭农场400家。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前三季度完成新型职业农民相关培训3616人,举办市级新型职业农民专题培训六期共培训843人。

  >>土地确权

  集美区、同安区、翔安区、海沧区确权数据库在全省率先通过农业农村部检验。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全市被列入2018年全国整市改革试点单位,全市318个村(居)及2516个有独立资产的小组全面完成集体资产清查核实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

  >>农业绿色发展

  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6.53万亩次,施用有机肥2.62万吨;开展省级、市级共7个耕地质量监测点监测工作;加强农药使用情况监测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工作,建立绿色防控示范点5个、示范面积440亩。

  >>休闲农业

  乡村休闲旅游持续升温,全年预计总收入8.4亿元,接待游客约650万人,增长16%。翔安区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被农业农村部宣传推介。同安区白交祠村、翔安区马塘村入选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农产品加工业

  44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550亿元,同比增长12%。2018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榜单中,厦门市占据7席,数量居全省第一。

  >>种业创新

  建设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推广项目7个,引进新品种170多个,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数逾30个,推荐“省级重点农作物种子企业”6家。

  >>农产品质量安全

  今年新增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点11个。前三季度农业部对我市蔬菜、水果和畜禽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5.42%、95.71%和99.26%,全市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相关新闻
33亿元订单 ! 中国绿博会暨有机食品博览会在厦圆满落幕

两大展会首次合并举行,现场人气爆棚,市民争相购买优质农产品。   ▲中绿集团展示的各种绿色食品。   ▲展商别出心裁将皇菊制成精美装饰品。   ▲琳琅满目的绿色食品。 台海网12月10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第十九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

漳平农民漆画献艺榕城

台海网12月10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7日,纪念改革开放40年——农民画笔下的新时代·漳平农民漆画作品展在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开展,将持续至17日。展览由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漳平市文联主办,漳平市农民画院、漳平市农民漆画院承办,共展出农民漆画35幅、农民画45幅。   据介绍,漳平农民画采用平涂勾线的表现手法,聚写实、变形、意化、...

台"农委会"不作为不倾听基层农民心声 难怪农民要造反!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全台高丽菜价格崩盘,农民采收损失更高,苗栗县公馆乡一农户干脆推出1颗10元(新台币,下同)供民众直接到农地采摘,数百民众高兴在15分钟抢光8000颗高丽菜,但别忘记菜农痛苦心情。对此,全台公务员协会理事长李来希表示,他在花莲全联蔬果货架看到卖价79元日本甘蓝(高丽菜)...农业产销失衡,还容许进口,难怪农民要造反!   据报道,李...

漳州诏安: 首个农产品全国性行业标准正式发布

台海网12月9日讯 据闽南日报报道 日前,笔者从相关部门获悉,《诏安八仙茶》供销合作行业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规定了八仙茶成品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并将于2019年3月1日开始实施,是诏安首个农产品全国性行业标准。   八仙茶是漳州市诏安县于1968年选育成功的乌龙茶新品种。1994年,经原国家农业部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

三天阅遍绿色美食 第十九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启幕

台海网12月8日讯(本网记者 黄荣亮 通讯员 张丽)新疆和田策勒的红枣,陕西榆林的小杂粮、青海的牦牛肉、武汉梁子湖河蟹......一展跨越大江南北,三天阅遍各地美食,遇到这样的食品展您不动心?7日上午,第十九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在厦门国际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