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吴有林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合股在厦成立公司,即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选择自己创业后面临的第一道坎就是产品同质化、行业竞争无序化。经过比对和市场分析,吴有林和团队把业务重点放到了乳崽猪的饲料上,也就是专注于前期饲料。
前期饲料相当于婴幼儿奶粉,是小猪出生断奶以后两周内最重要的营养来源,其研发到成形一条龙的要求很细,是个系统工程。而同期时间里,市场里这一阶段的饲料一直存在技术瓶颈。
这难不倒科班出身又有市场经验的吴有林。他迅速组建科研团队,对产品进行详细定位,首创了“前期营养三阶段”的产品模式。
有差异才有市场。这款名为“乳猪宝”的产品推向市场后,立即占领了前期饲料的巨大份额。
农村包围城市
这几年,福建全省的饲料产能从200多万吨快速增长到300多万吨,平均增长水平高于全国,这里面有傲农公司的强力推动。
吴有林通过对福建市场调查,制定的营销策略,是直接跟基层的客户沟通,省去了一二级代理商的中间环节,厂家直通农户的路线,让基层客户享受到了最大程度的价格优惠和政策优惠。
仅仅3年时间,傲农市场覆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共成立了福建傲农、漳州傲农、南昌傲农、广州傲农、四川傲农等50多家子公司及29家生产基地。
最大程度延伸产品附加值
傲农的产品定位一直是高质高价,在行业里口碑不错。能被客户接受,吴有林总结是品质和服务,“让客户感受到我们产品的性价比”。
高性价比需要实力和底气。对此,吴有林很自信:“我们不仅为客户提供产品,还提供养殖的技术服务作为产品的附加值。我们团队很大,全国超过5400名员工,其中有3400多名技术服务人员,在全国各地为养殖户提供服务。只要客户需要,顾问都会尽力在第一时间为客户排忧解难。”
加强研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从一年几千万的业绩到现在几十亿的销售奇迹,吴有林和他的团队一次次突破了行业极限。这里面,技术的研发无疑是巨大的引擎。
目前,傲农集团拥有专才硕士以上50人,高级职称20多人,成立了院士、博士工作站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实验基地,同时与各大高校也有密切合作。吴有林介绍,目前,公司工作重心是从乳崽猪营养研究转型过渡到种猪的营养饲料研究。
按照计划,再用3年时间,傲农将做到确保产量350万吨,力争做到500万吨,产值达到150亿元。同时集团也有上市和走出国门的规划,成为全国农贸行业领先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