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讲话
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习近平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全党动手一起抓,既要坚持打持久战,也要打好歼灭战。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既要打“老虎”,又要拍“苍蝇”。
——王岐山
举措 巡视展开说问题设网络反腐正规军
习近平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而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这场反腐大战的角色,也备受关注。
外界分析认为,王岐山在过往的从政经历中屡次担当“救火队长”角色,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高手”和“处理危机的铁腕”,由其领衔肃贪倡廉,显示中共进一步加强治理贪腐的决心与力度。
上任伊始,王岐山主持召开了座谈会,向专家问计反腐。在座谈会上,王岐山提出,党的作风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信任不能代替监督”。
而随后让中纪委和王岐山广受关注的,是10个中央巡视组的行动。
今年5月底开始,10个中央巡视组对内蒙古、江西、湖北、重庆、贵州、水利部、中国进出口银行等地开展巡视。
这次巡视,与以往的巡视有诸多不同。
“此次中央巡视组不仅到了省一级调查,还特别要求继续‘下沉一级’了解干部情况,也较为直白地公布了巡视结果中反馈的问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这使得巡视组的工作成效更加明显。
“巡视组公布联系方式,包括值班电话、邮箱等,有利于单位、个人充分反映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周淑真说,这显示了党中央对反腐倡廉的坚强决心,更具有标志性意义,对于将来反腐败的巡视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更大的不同还在后面。据中纪委监察部网站的报道称,相比以往,此次的反馈真正“板起脸,敲警钟,提要求”,“直指问题,成绩概要讲,问题展开说”。
9月19日,《江西日报》刊出第八巡视组反馈通报会的情况时,全文1380字的报道引发极大反响。该报道仅用一句话共65个字来肯定当地的成绩,之后则直陈当地官场“谋取私利”、“收送红包礼金”等,并严肃提出整改建议。
随后的《贵州日报》、《湖北日报》、《重庆日报》等地方官媒相继发布的巡视通报会报道,也基本同上,肯定成绩少,直陈问题多,且没有回避“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措辞。
有媒体称,这样的公开尺度和风格,在之前几乎无法想象。而此次只讲缺陷不讲成绩,力图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在专家们看来,具有很强的务实性,从中不难看出高层对巡视成果的期待和重视。
除了巡视组不同以往的工作方式,中纪委其他举措同样得到好评。
在王岐山的力推下,9月初,在整合监察部网站、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站等网站之后,新版的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上线。
新网站开通之时,王岐山专门到网站调研,并指出,网站是前台,支撑在后台,“纪检监察系统特别是委部机关都要参与和支持网站建设,形成合力”。
中纪委秘书长崔少鹏介绍,新建成的中纪委网站在首页显著位置设置了“我要举报”专栏,“就是让大家举报更方便快捷”。
此前,两高关于信息网络诽谤等犯罪的司法解释,被社会理解为是对民间网络反腐的一种限制。而中纪委新网站的开通,被认为是为网络反腐打开了另一扇门,网络反腐的正规军也渐成“建制”。
“如果说过去的网络反腐是‘守势’,只是网民通过微博等方式爆料、官方接报后查处,那么新网站就是‘攻势’,突出了接受信访举报、互动交流等功能,使信访举报、舆论监督透明化,更便于由此把握、引导舆论主动权。”马怀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