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廉政风暴”刮倒一批“小贪”
“遵义市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反腐倡廉工作继续走在了全省前列。”
——2012年10月,贵州省委调研组这样评价遵义的工作
对于黔东南州的一些基层官员来说,廖少华抓廉政反腐曾让他们战战兢兢。
“他对廉政这一块抓得特别狠,那一次几十个官员都被判刑和处理。”黔东南州的一位公务员提起前几年的“廉政风暴”来还是“心有余悸”。
据当地媒体报道,2010年年初,时任州委书记的廖少华与各县市和州直各部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书。当年廖少华和州长分别对反腐倡廉重大问题批示过9次,安排部署工作8次,督办重大案件50件。
2011年11月8日黔东南州有关部门通报,该州国土局副局长冉吉林,黎平县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县长吴定宏等均因受贿落马。通报称:“该州共处理涉及损害发展软环境的投诉案件100件,已立案84件,处分了62人,其中25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通报显示,冉吉林在工作中受贿14万元,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州国土资源局土地规划科原科长李祖望也因受贿7万元,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期执行5年。
北青报记者电话联系到了李祖望,但他不愿多谈。在州国土资源局,记者发现该局电梯内、办公室墙壁上均张贴着廉政宣传图和警示语,一名科级干部表示对当年的“廉政风暴”记忆深刻,“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出去和朋友吃饭,怕撞到枪口上。”
“我和李祖望很熟悉,他工作认真,没想到因为受贿7万毁了余生,退休也没有依靠,教训深刻。”该科级干部说,目前50多岁的李祖望还在靠打工维持生活。该科长坦言违法该惩处,没什么冤不冤的。当时在廖主政下的“廉政风暴”确实震慑了很多基层干部,效果很好。“但谁能想到,廖少华也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