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是我们的校友该多好”
学生:非常想问总理一个我感到特别困惑的问题,就是我认为我们大学生最应该走进社会,因为我们将来是要服务社会的,但是现在我们走进社会的机会非常少。能不能结合您的经历,给我们一些建议?
温家宝:这个同学实际上是在问我怎么给学生创造条件去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为将来给社会做贡献打好基础。大学期间应当安排社会实践。我是学地质的,竺可桢先生是气象和地理学家。我在大学本科学习的五年期间,每年有一次教学实习;在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生产实习,去的是秦岭。背着背包跑地质路线,住在农民家里。到四年级的时候是毕业实习,为写论文做准备,去的是河南嵩山。这些实习都是我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机会。但我觉得不够。我每年还要参加农村的劳动,有些是学校规定的,比如麦收、秋收。我给自己安排了一项学校没有规定的活动,就是每年假期我都要去农村,不回家,住在农民家里,几乎住一个假期。从那时候我就交了很多农民朋友,和他们睡在一个炕上,一起吃饭,一起干活。这也许是我从大学时代就培养起对农民、对人民的感情的一个重要阶段。我觉得学生了解社会十分重要,如果对社会不了解,再到社会工作,就会两眼一抹黑,感觉什么都生疏,什么都害怕。所以学生要主动给自己创造这样的机会。当然学校也要给你们创造机会。
学生: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惦记着我们。我想说我们浙大永远欢迎您。浙大历史上出现的各方面人才都有,就是有一个遗憾,缺少政界的高官。有时候我在想,您要是我们的校友该多好!对于像我这样立志如您一样为中国老百姓服务的学生,您有什么建议?
温家宝:我经常把竺可桢先生作为我自己的老师,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也是浙大的校友。我希望青年要做事,不要做官。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就是我们人生的目的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无论干哪一行,从事什么专业,都要用你所学的专长为人民服务。你这样做了,而且做出贡献,人民会记住你的;相反,如果你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了做官而做官,甚至背离老百姓的利益,即使当了官,那对人民也是有害的。这就是要做事不要做官的道理。我相信浙大的学生中将来会出现许多杰出人才,包括政治家。但是这些政治家应该是人民的政治家,应该符合你们的传统。浙大校训的宗旨是倡导王阳明的求是精神、牺牲精神。王阳明是明代的儒家,他创立的“心学”,使程朱理学向前发展了一步。大家知道,程朱理学是宋代的。我经常引用张载这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应该是我们的理想,也应该是我们要脚踏实地去实践的。如果是这样的政治家,这样的官,老百姓是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