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资本流出可能逆转
专家表示,如果人民币升值,从短期角度来看,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将更值钱,出国旅游、购买进口奢侈品等都会更加便宜。但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到中国直接投资的成本就会加大,外商会减少在华投资,国外游客会减少来华旅游和消费,同时进口商品大量涌进国内市场,会导致国内部分企业需要重新调整,很多人可能会因此失业。
从前两次量化宽松的效果来看,超发货币引发的币值下降可能会让美元在中期渐显疲软,非美货币因此将承受更大的升值压力。QE3的推出,将使得全球美元流动性更加充裕,随之可能带来美元贬值和更多投机资金进入大宗商品炒作,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像中国这样大宗商品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受到的伤害无疑将首当其冲。
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加强以及大量流动性的注入,我国的短期资本流出可能即将逆转。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明表示。
景乃权认为,人民币升值压力将长期存在。但任何事物发展均有两面性,对美国目前的做法可以做个比喻:美元超发不断从美国本土这个小池子溢出,引起全球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世界大池子里所有货币连锁反应和通胀,但终将有一天大池子的水会满过小池子,这种美元对赌的崩溃效应必将在未来的某一天出现。
人民币不能大幅升值
景乃权认为,在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大洗牌进程中,我们一定要稳住阵脚。首先要做好我们自己的事。加大改革力度,坚持与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相关的五大原则,即政治稳定原则、经济对等原则、社会和谐原则、国际协同原则和货币独立原则。
中金公司的报告则称,QE3短期内带来美元贬值压力,但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空间不大。国内经济增长动能偏弱,货币政策放松的大方向短期难改,这限制了人民币对美元可能的升值幅度。
业内人士认为,从以往经验推演,美欧量化宽松政策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可能会体现在通胀压力上升及跨境资本流向的变化。然而此次这两方面效果可能皆不突出,中国应充分利用目前市场情绪压低美元汇率之机,显著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为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拓展空间。对中国而言,人民币短期升值更多受到美元贬值的推动,但汇率走势,最终仍要视乎中国自身的经济状况,即使美元出现大幅贬值的情景,人民币大幅升值也不应成为政策首选。
“观察去年9月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人民币汇率管理有效地实现了汇率稳定,这种稳定不是过去简单的固定或盯住,而是屏蔽掉大部分外部冲击造成的汇率被动波动,保持汇率的自主性。”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