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建盏 日本国宝
建盏是福建独步天下的绝品,早在宋代就已名满天下,位列宋代八大名瓷。建盏在今福建建阳县,故名。烧造年代创于北宋,盛于南宋及元初,而停烧或废烧于元末以后。晚唐、五代烧青瓷,宋代以烧黑瓷为主,兼烧青白瓷和青瓷。建窑以宋代盛产的黑釉瓷器最为闻名,所制供饮茶用的兔毫盏最受人欢迎,北宋后期曾为宫廷烧制御用茶盏。建盏按釉色纹样,分有兔毫、油滴、鹧鸪斑等品种。
如今,建盏最受追捧,被奉为至宝,是在我们的东邻日本。15世纪以后,日本把建盏及黑釉器讹称为“天目”,如今“天目”已成为黑釉一类陶瓷器的国际通用名。建盏在日本称天目茶碗。日本拥有的“曜变”、“油滴”等四只国宝级建盏,“曜变天目”是饮誉世界的珍宝,兔毫盏反居次位。厦门文博副研究员龚健介绍,“曜变天目”俯视之,每一个斑点周围都有五彩斑斓的色彩,宛若灿烂的星空,无比神奇,日本人称之为“碗中的宇宙”。目前该天目还未被复制出来,烧制技术一直是千古之谜,窑址也未见残片出土。
建盏,斗茶专用。建盏暗黑色,特别能够彰显茶色。宋代泡茶,将茶研末,以竹制茶筅快速搅拌,以沫多者为胜。建盏广口,最适合展现茶沫纹样。高手能将沫搅出花样,相传宋徽宗即是个中高手,还有高僧能将沫子搅出一首诗词。茶事的兴盛,带来了斗茶专用建盏的兴盛。
南宋时,建盏就成为皇室贡品,标有“进盏”“供御”等字样的,都是贡品。当时,帝王将相、文人士子咸雅爱之,文人墨客多有吟咏,由来华留学的日本禅僧带回国而传到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