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雄安新区绘就高质量的城市发展新画卷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央视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雄安新区以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和高质量疏解发展,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

  走进雄安新区启动区,眼前这座充满科技感的大楼是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的总部。作为第一家迁驻雄安新区的央企,中国星网先后带动了多家上下游企业和创新平台落地。今年以来,雄安新区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产业链逐渐形成,已汇聚60家相关企业。

  设立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从谋划选址到规划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先后三次来到雄安新区考察调研,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时强调,要处理好近期目标和中远期目标、城市建设速度和人口聚集规模、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政府和市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城市自身发展、城市建设和周边乡村振兴等重大关系,确保雄安新区建设和发展的正确方向。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雄安新区坚持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第一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项目中,中国中化、中国华能将在今年下半年迁驻雄安新区,中矿总部及4所高校、1家医院正加快建设;第二批疏解项目基本选址落位;第三批疏解项目有序对接推进。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已累计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104家,央企在这里设立各类分支机构300多家。

  今天的雄安新区正朝着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加速迈进。以创新驱动发展,现在已有17个院士领衔项目落地雄安新区。新区还积极搭建科创中心、中关村科技园等10余个创新平台,构建起“专业产业园+主题楼宇+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发展格局。

  构筑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目前,雄安新区总开发面积覆盖20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达5030万平方米,4806栋楼宇拔地而起,新建道路804公里,对外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在容东、容西、雄东等新建片区,16.9万人迁入新居,“15分钟生活圈”、公交站台300米全覆盖,随处可见的绿地和公园让高品质生活切实可感。

  如今,雄安新区综合承载能力、要素集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同步提升,主要经济指标连年攀升。从蓝图变成实景,未来之城不断绘就高质量的城市发展新画卷。

来源:央视网

相关新闻
竖屏微视频|卫星瞰“千年之城”雄安的拔节生长

  从高空俯瞰,华北平原上,一座新城破土、萌芽、生长。雄安新区,从“一张白纸”着墨,讲述着日新月异的变迁故事。   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从谋划选址到规划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倾注大量心血,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领航指路、把脉定向。   雄安新区这座未来之城,正向我们阔步走来。   策划:樊华、幸培瑜...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北京全力打造国际科技创新高地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北京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要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前沿技术创新、高精尖产业发展方面奋力走在前列。牢记总书记嘱托,北京全力打造国际科技创新高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

跟着总书记足迹瞰“未来之城”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雄安新区设立以来,不断拔节生长,成为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崭新地标。   习近平总书记三到雄安考察,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领航指路、把脉定向。我们撷取总书记考察的部分场景,通过卫星视角见...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特别是要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当前,我国正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稳步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切实增进百姓福祉。   这个春天,一系列促就业专项服务活动在全国展开。   刚刚结束的2025年春风行动,三个月里举办了5.6万场招...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眼下,各地正加快打通“双链”间的藩篱和堵点,实现“1+1>2”的效果,不断形成新质生产力,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这几天,在北京亦庄,来自各地的人形机器人逐渐汇集,为即将开跑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