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光影流年丨林海告别斧锯声【图】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这是2021年7月28日拍摄的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境内的莫和尔图林场一景。

  十年前的2015年4月1日,包括大兴安岭在内的中国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加快推进绿色转型,通过停伐、管护、抚育、造林等有效举措,着力筑牢生态屏障。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让森林静了、绿了。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和林业人的悉心抚育,大兴安岭现已成为我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莽莽林海再现勃勃生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之后,大兴安岭林区走向转型发展之路。

  如今的大兴安岭,层峦叠翠,逐年增绿。林下经济和旅游业并举,大兴安岭正加速把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路上阔步前行。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2018年1月10日,张明裕(左)和陈庆林在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光顶山林场进行日常巡护工作。两人干了10多年的伐木工作,停伐之后,他们成了护林员。

  十年前的2015年4月1日,包括大兴安岭在内的中国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加快推进绿色转型,通过停伐、管护、抚育、造林等有效举措,着力筑牢生态屏障。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让森林静了、绿了。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和林业人的悉心抚育,大兴安岭现已成为我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莽莽林海再现勃勃生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之后,大兴安岭林区走向转型发展之路。

  如今的大兴安岭,层峦叠翠,逐年增绿。林下经济和旅游业并举,大兴安岭正加速把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路上阔步前行。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在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镇拍摄的北极村周边一处漠河林场作业点(2023年12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每年冬天,漠河林场职工都会组成森林抚育队伍,扛着油锯、割灌机等设备,前往人迹罕至的深山作业点进行营林工作,修剪病腐木、被压木,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

  十年前的2015年4月1日,包括大兴安岭在内的中国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加快推进绿色转型,通过停伐、管护、抚育、造林等有效举措,着力筑牢生态屏障。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让森林静了、绿了。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和林业人的悉心抚育,大兴安岭现已成为我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莽莽林海再现勃勃生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之后,大兴安岭林区走向转型发展之路。

  如今的大兴安岭,层峦叠翠,逐年增绿。林下经济和旅游业并举,大兴安岭正加速把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路上阔步前行。

  新华社记者 石枫 摄

  在内蒙古根河林业局萨吉气施业区伐区,胡德新(右)和助手在积雪中行走(2015年3月12日摄)。

  十年前的2015年4月1日,包括大兴安岭在内的中国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加快推进绿色转型,通过停伐、管护、抚育、造林等有效举措,着力筑牢生态屏障。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让森林静了、绿了。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和林业人的悉心抚育,大兴安岭现已成为我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莽莽林海再现勃勃生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之后,大兴安岭林区走向转型发展之路。

  如今的大兴安岭,层峦叠翠,逐年增绿。林下经济和旅游业并举,大兴安岭正加速把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路上阔步前行。

  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

  马匹在内蒙古牙克石市境内白雪覆盖的草原上觅食(2015年3月16日摄)。

  十年前的2015年4月1日,包括大兴安岭在内的中国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加快推进绿色转型,通过停伐、管护、抚育、造林等有效举措,着力筑牢生态屏障。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让森林静了、绿了。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和林业人的悉心抚育,大兴安岭现已成为我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莽莽林海再现勃勃生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之后,大兴安岭林区走向转型发展之路。

  如今的大兴安岭,层峦叠翠,逐年增绿。林下经济和旅游业并举,大兴安岭正加速把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路上阔步前行。

  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

  内蒙古金河林业局贮木场工人在分类贮木(2015年3月14日摄)。

  十年前的2015年4月1日,包括大兴安岭在内的中国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加快推进绿色转型,通过停伐、管护、抚育、造林等有效举措,着力筑牢生态屏障。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让森林静了、绿了。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和林业人的悉心抚育,大兴安岭现已成为我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莽莽林海再现勃勃生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之后,大兴安岭林区走向转型发展之路。

  如今的大兴安岭,层峦叠翠,逐年增绿。林下经济和旅游业并举,大兴安岭正加速把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路上阔步前行。

  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

  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一家山野珍品科技开发企业,工人对林下绿色有机食品进行加工作业(2022年8月24日摄)。

  十年前的2015年4月1日,包括大兴安岭在内的中国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加快推进绿色转型,通过停伐、管护、抚育、造林等有效举措,着力筑牢生态屏障。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让森林静了、绿了。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和林业人的悉心抚育,大兴安岭现已成为我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莽莽林海再现勃勃生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之后,大兴安岭林区走向转型发展之路。

  如今的大兴安岭,层峦叠翠,逐年增绿。林下经济和旅游业并举,大兴安岭正加速把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路上阔步前行。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大兴安岭呼中区富兴菌业木耳栽培区负责人关兴武在展示木耳(2016年8月4日摄)。

  十年前的2015年4月1日,包括大兴安岭在内的中国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加快推进绿色转型,通过停伐、管护、抚育、造林等有效举措,着力筑牢生态屏障。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让森林静了、绿了。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和林业人的悉心抚育,大兴安岭现已成为我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莽莽林海再现勃勃生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之后,大兴安岭林区走向转型发展之路。

  如今的大兴安岭,层峦叠翠,逐年增绿。林下经济和旅游业并举,大兴安岭正加速把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路上阔步前行。

  新华社记者 王凯 摄

  游客在大兴安岭北极冰蓝莓酒庄有限公司内选购野生蓝莓制作的蓝莓酒(2023年3月16日摄)。

  十年前的2015年4月1日,包括大兴安岭在内的中国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加快推进绿色转型,通过停伐、管护、抚育、造林等有效举措,着力筑牢生态屏障。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让森林静了、绿了。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和林业人的悉心抚育,大兴安岭现已成为我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莽莽林海再现勃勃生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之后,大兴安岭林区走向转型发展之路。

  如今的大兴安岭,层峦叠翠,逐年增绿。林下经济和旅游业并举,大兴安岭正加速把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路上阔步前行。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2024年11月11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柴河镇拍摄的牧群。

  十年前的2015年4月1日,包括大兴安岭在内的中国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加快推进绿色转型,通过停伐、管护、抚育、造林等有效举措,着力筑牢生态屏障。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让森林静了、绿了。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和林业人的悉心抚育,大兴安岭现已成为我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莽莽林海再现勃勃生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之后,大兴安岭林区走向转型发展之路。

  如今的大兴安岭,层峦叠翠,逐年增绿。林下经济和旅游业并举,大兴安岭正加速把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路上阔步前行。

  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内蒙古根河林业局萨吉气林场工人驾驶履带式集材车转场作业(2015年3月12日摄)。

  十年前的2015年4月1日,包括大兴安岭在内的中国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加快推进绿色转型,通过停伐、管护、抚育、造林等有效举措,着力筑牢生态屏障。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让森林静了、绿了。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和林业人的悉心抚育,大兴安岭现已成为我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莽莽林海再现勃勃生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之后,大兴安岭林区走向转型发展之路。

  如今的大兴安岭,层峦叠翠,逐年增绿。林下经济和旅游业并举,大兴安岭正加速把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路上阔步前行。

  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厦门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线新开放 倡导公交出行

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线新开放 去东山水库节点倡导公交出行 厦门日报讯(记者 柯恺筠 通讯员 娇轩)春节假期,新开放的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线(南北向)对市民出行郊游的吸引力明显增强,特别是东山水库(东山环廊)景观节点,依山傍水、鸟语花香,假期到此处休闲健身的市民将急剧增加。为确保上述景观节点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有序,交警部门温馨提示如下: 由于环东山水库周边...

塞罕坝人@全民拍:我们会守护好这片林海

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察看林场自然风貌,听取河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林场管护情况介绍,看望护林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你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

从一棵树变成一片“海”,这个故事值得一刷再刷!

一棵孤独耸立在荒原上的落叶松 见证了生态修复的绿色奇迹 和永不磨灭的塞罕坝精神 一片因三代人的奋斗而创造出的百万亩林海 验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这个他一直牵挂着的林场已是万顷林海。林地面积由24万亩增加到115.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1.4%提高到82%。 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坚守...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荒漠变林海的绿色奇迹

58年光阴流转,它从茫茫荒原变为生态宝地。它是一面墙,一面抵御风沙的墙;它也是一片海,一汪绿意葱茏的海。它,就是塞罕坝。   原来的塞罕坝究竟什么样?塞罕坝人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怎样的塞罕坝精神?在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到来之际,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所讲述的塞罕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