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新华时评·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让歪风邪气没有市场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以此为契机,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扫除其滋生蔓延的社会文化土壤,筑牢自觉抵制的思想防线,让歪风邪气没有市场。

  作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近年来,一些“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冒头,形式主义花样翻新,违规吃喝隐蔽化、收受礼品远程化等新手段浮现。新现象背后仍是作风问题,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要将此次学习教育当成一次政治体检,大病动手术、平时重预防,实现作风建设“防”与“治”的辩证统一。

  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要露头就打。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要防微杜渐,坚决纠治作风问题,推进风腐同查同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堵住蚁穴、打好补丁,下好整治歪风邪气的先手棋,打好治未病的主动仗,才能防止从量变到质变、小节到大错,堵住由风及腐、风腐一体的传导通道。

  在刹住歪风邪气上不能有“疲劳期”,要反复敲打。诸多隐形变异新动向说明,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抓一抓会好转,松一松就会反弹,不能因为已经取得的成效而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要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特权思想、铺张浪费等,要精准施治、靶向治疗。

  整治歪风邪气,重在风气养成,重在日常教化。立明规则,破潜规则,必须在党内形成弘扬正气的大气候。建立严格、完善的作风建设法规制度体系,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才能不断充盈新风正气,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思想的清泉浸润人心,制度的齿轮精密咬合,监督的铁腕雷霆出击,以清风吹散歪风、正气驱走邪气,就能不断赢得群众支持和信赖。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一个铸就辉煌仍勇于自我革命的党,才能无坚不摧”

【本期导读】   “一个饱经沧桑而初心不改的党,才能基业常青;一个铸就辉煌仍勇于自我革命的党,才能无坚不摧。”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徙木立信之举,也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的标尺。   “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本月中国全国两会刚结束,中共中央即在全...

壹视界·微视频丨“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

中央八项规定,无疑是读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一把“钥匙”。   “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二十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昭示着“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

学习·故事丨解决实际问题,习近平要求“马上就办”

2025年3月12日,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指出,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中央八项规定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制定的第一部重要党内法规,也是改进工作作风的一个切入点。 1991年2月20日,在福州市委工作会议上,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向全市干部明确提出“马上就办”的工作精神。从那时起,“马...

学习·故事丨从“一张菜单”看党风建设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折射的是党性问题、信仰问题。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曾展出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考察河北省阜平县时的晚餐菜单——四菜一汤极为普通:红烧土鸡块、阜平烩菜、五花肉炒蒜薹、拍蒜茼蒿,冬瓜丸子汤;主食有水饺、花卷、米饭和杂粮粥。一桌十人,皆是这些家常菜品,还特别交代不上酒水。   一直以来,习...

一个短短600多字的文件,何以深刻改变中国

一个短短600多字的文件能够发挥多大作用,能够发挥多久作用?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2年12月4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到3周,中央八项规定出炉,对加强作风建设立下规矩。彼时一些人对它的贯彻执行效果有一个大大的问号。曾有群众担心会不会是“一阵风”;一些党员干部也不以为然,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