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地方两会观察丨夯实经济增长的硬支撑——从地方两会看稳投资发力点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 题:夯实经济增长的硬支撑——从地方两会看稳投资发力点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在扩内需、促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提高投资效益”。连日来,地方两会密集召开。记者梳理发现,从用好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重”)政策到优化投资结构、激发投资活力,各地纷纷发力稳投资。

  用好“两重”政策 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1月16日,随着6号机组顺利通过试运行,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全面投产发电。

  新年新动向,辽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继续明确抓住“两重”建设机遇,深入实施15项重大工程,同时加快推进300个省级重大项目、6000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

  2024年,全国投资保持平稳增长,“两重”政策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着眼稳投资、扩内需,多地部署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用好国家政策,推进重大项目落地。

  上海明确实施、储备一批“两重”建设项目,用好增发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400亿元;河北将加强“两重”“十五五”等重大项目前瞻谋划,最大限度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和政府专项债……

  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市沙坪坝区发展改革委主任邓舒洪表示,投资是发展经济的硬支撑,2025年沙坪坝区已确定实施抓项目促投资专项行动,将进一步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提速推动在建项目,谋划一批“补短板、增后劲、管长远”的重点项目。

  山西省政协常委、山西省工商联副主席郭颖认为,地方在承接国家重要政策时,要从长远角度做好统一谋划,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合理布局、精准设置项目,并在项目落地后做好后续运营保障,以尽可能充分发挥投资的拉动作用。

  优化投资结构 推进高质量发展

  703个省重点建设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56%——从项目投向领域看,2025年河北新兴产业投资导向明晰。

  近年来,河北正通过调整投资结构带动产业升级。以邢台为例,河北省人大代表、邢台市委书记杨猛表示,2024年全市引进单体投资超20亿元新能源装备项目8个,为近年之最。今年将不断优化投资结构与资产配置,推动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快形成规模。

  投资在短期体现为需求,在中长期体现为供给。各地着眼补短板、调结构,有效益的投资持续扩大,不断形成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优质供给。

  北京将加快6G实验室和6G创新产业集聚区等项目建设;海南规模部署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山西将加大智算资源供给,建设算力监测调度平台,打造全国算力高地……

  山西省人大代表、晋城市市长薛明耀说,晋城已明确2025年着力推动钢铁、化工、冶铸、装备制造等行业“智改数转网联”,加快建设“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先行区”,不断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在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低空经济成为推动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海南省政协委员、中国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胡清群认为,可加大投资力度,加强通用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应用场景,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在海南落地生根。

  激活民间投资 提振发展信心

  民间投资是提升投资质量、增强投资活力的关键力量。面对民间投资增长承压,多地在部署2025年工作时出台举措,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形成以民营企业为主的食品、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等产业集群,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11.5%……2024年,广西民营经济发展颇具亮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完善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库等政策。

  广西政协常委、广西工商联副主席柯雪利说,建议规定政策兑现时限,优化政策兑现流程,并加强重点民间投资项目用地用海、环评等要素保障,充分发挥政策对民营企业的激励作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不少地方都提出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虹口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章冀龙认为,在探索合作模式时,应该明确各方职责定位。政府作为发起者,应监督整个项目的开发和建设过程。社会资本需承担资金投入、项目建设,推动项目高效、可持续发展。

  推动改革措施落地、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是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增强民间投资活力的必要举措。

  北京将发挥好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的机制作用;黑龙江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福建将持续推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综合改革……

  参加地方两会的民营企业家纷纷表示,看到各级政府支持民营经济的力度与决心,民营企业发展的底气更足,投资的信心也更强了,将瞄准高质量发展方向奋发努力不动摇。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 严赋憬、郭敬丹、农冠斌

相关新闻
福建:首批闽台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千亿元

  福建海事局预计,2025年春运期间,两岸“小三通”客运航线将发送旅客达20万人次左右。图为1月14日春运首日,泉州至金门“小三通”海上客运航线“八方”轮搭载69名旅客,缓缓驶离泉金客运码头开往金门。新华网发(泉州海事局供图)   首批121个闽台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

台诈骗案件激增,民众财损超24亿新台币

中国台湾网1月12日讯 根据台媒“中时新闻网”报道,根据台湾内务相关部门的最新统计,上周(1月5日至1月11日)台湾发生的诈骗案件受理数高达3622件,民众因此遭受的财产损失金额更是突破了24亿7120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5亿4712万元),较前一周增长了近2亿新台币。其中,“假投资诈骗”成为最为猖獗的诈骗手法,受害民众损失金额高达16亿9987万新台币,占总财损的68%...

1-11月厦门市省重点项目超额完成投资计划

今年以来厦门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有力服务项目加速建设。1-11月厦门131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74.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99%,超序时进度7.3个百分点,超额完成投资计划。 士兰集宏8英寸碳化硅功率器件芯片制造生产线项目是省、市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120亿元,总建筑面积23.45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期项目主要建设主厂房、动力中心、测试中心及...

投资还是借贷?听听法官怎么说

随着民商事活动的日益频繁,投资和借贷行为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存在大量披着“投资外衣”的借贷行为,也存在许多裹着“借贷外衣”的投资行为。这一现象引发了诸多法律纠纷。据鼓楼法院统计,该法院近三年共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6000余件,其中涉及投资与借贷交叉重叠的案件约占15.5%。那么,投资与借贷到底如何区别,法院又是如何认定的呢?近日,鼓楼法院审理了两起具...

1-10月厦门省重点项目超额完成投资计划

今年以来,市发改委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坚持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有力服务项目加速建设。1-10月我市131个省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799.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90.5%,超序时进度7.2个百分点,超额完成投资计划。 省市重点产业项目——厦门农商银行总部大厦位于两岸金融中心片区内,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3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