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2024,总书记同人民在一起丨开放促共赢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开放,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合资企业、物流枢纽、自贸试验区,一路察实情、观进展、谋未来,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持续推进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外资企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营造了更好的营商环境。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湖南长沙的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考察。总书记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我们愿意同世界各国加强交流合作,欢迎更多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仅要继续“引进来”,而且更加注重“走出去”。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考察,了解当地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情况。总书记嘱托大家,各有关方面要齐心协力,把这一标志性项目建设好、运营好,带动西部和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连接日益紧密,国内国际产业深度融合、产业要素快速流动对高效跟进的制度创新提出新的需求。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考察。总书记指出,福建和厦门要适应形势发展,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深耕细作,多出一些制度性、政策性成果,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再立新功。

  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放眼中华大地,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正坚定不移与世界共享机遇,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信心和动力。

  策划:孙志平、樊华

  统筹:韩珅、王志斌

  编导:姬杨

  记者:丁春雨、程济安、李爱斌、赵小帅、杨震男、陈旺、付敏

  摄像:蔡文龙、刘泓里

  配音:王帅龙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相关新闻
学习卡丨2024年国内考察,总书记格外关注这个方面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 对民生的关切,深深嵌印在总书记的足迹里。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地方考察,先后去往天津、湖南、重庆、山东等地,强调优先抓好民生领域各项改革,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起学习↓↓↓ 总监制丨闫帅南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柴婧 编辑 制图丨谭瑶 潘杨 校对丨高少卓 来源:...

福建生态文明指数全国第一 力争2030年基本实现美丽福建目标

12月26日,福建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在实现生态省战略上接续前进,奋力开拓高水平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召开。 记者获悉,今年1至11月,福建生态环境质量稳定优良、稳中有升。主要流域Ⅰ—Ⅲ类优良水质比例100%,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Ⅰ—Ⅱ类优质水比例77.1%,同比上升10.4个百分点;闽江干流全部达Ⅱ类优质水。九个设区...

【讲习所·2024与时偕行】“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本期导读】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办好。”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就是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   即将过去的2024年,“民生为大”始终萦绕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心间,他一次次深入中国广袤的大地,走进乡村、社区、学校,问冷暖、察民情、看发展、解难题……   这一年,中华人...

坚实的步伐丨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临近岁末,希望的田野再获丰收,全国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1.4万亿斤;前进的征途捷报频传,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国产大飞机C919累计承运旅客首次突破100万人次;流动的中国再谱新篇,今年全国铁路年度发送旅客首次突破40亿人次…… 一个个“首次突破”,书写在新时代中国的物阜民丰、万家灯火之中,在改革“一子落”、创新“满盘活”的探...

时政微观察丨开创“一国两制”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濠江溢彩,莲花绽放。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澳门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的喜庆日子。 12月18日至20日,习近平主席赴澳门,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澳门特别行政区。 习近平主席高度肯定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取得巨大成功,并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