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至20日,习近平主席将赴澳门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澳门特别行政区。
今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强调要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习近平主席指出,“这为澳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自身更好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勇抓机遇再前行,盛世莲花别样红。
今年9月,澳门协和医院开业,标志着澳门回归后特区政府兴建的第一家大型公立综合医院正式投入运作。10月1日,澳门首座双向八车道跨海大桥——澳门大桥正式通车,这也是连接澳门半岛至氹仔的第四座跨海大桥。12月2日,澳门轻轨横琴线正式通车,为琴澳两地居民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跨境出行。
压茬推进的时间表上,标刻着民生改善的进程。回归祖国25年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房屋等领域深入落实“共建共享、惠民利民”理念。
▲2014年12月19日,习近平主席来到澳门石排湾公屋,亲切看望澳门居民。
2014年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来到澳门,专程前往澳门最大的公共房屋项目——石排湾公屋,看望这里的居民。他将这次走访比喻为“推开了一扇窗户”,看到了澳门居民安居乐业的温馨画面。他说,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澳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安定的喜人成就,更令人感受到澳门“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的和谐氛围。
2019年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再到澳门,习主席的第一个视察行程,同样是看望澳门居民、了解民生项目。“应该说,澳门这20年的变化最明显。从你们的声音里,我们可以判断澳门是否繁荣、发展。”在位于黑沙环的政府综合服务中心,习主席同正在办理业务的市民亲切交谈。听到市民们真诚表达出的幸福感、感恩心,他十分欣慰。
1999年至2023年,澳门人均GDP由1.5万美元增至6.9万美元,就业人口月工作收入中位数由约5000澳门元升至约2万澳门元。从2007年实行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到2012年完成“万九公屋”,再到2018年实施双层式社会保障制度,回归后的澳门大力改善民生,澳门居民安居乐业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澳门街头一片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
“澳门特区政府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大力进行有关的基建工作,把老百姓照顾好是我们的责任,历届特区政府都是这么做的。这五年按照历届特区政府的方针方向,一直保持这一点。”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表示。
“回归以后,我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我们广大澳门居民,实实在在感受到回归以后给他们带来的各种权利、各种福利,那种感受是很强烈的。”候任行政长官岑浩辉也深有同感。
中国式现代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