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需要人人尽责、久久为功。
——202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的回信
2024年,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给总书记写信,把护水志愿服务队伍越来越壮大、库区水更清了、山更绿了、环境更美了的消息,告诉了总书记。
总书记收到信后,很欣慰。他在回信里说——
“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保护好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需要人人尽责、久久为功。希望你们继续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携手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丹江口大坝)
护水,为什么要人人尽责?
以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为例,这座亚洲最大的人造湖泊,水面达到了1022.75平方公里,总库容可达290.5亿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每人有近20吨水存放于此,就算只按京津冀豫四省市1.08亿人来算,每位丹江口人也要担负着守护近300人水源的任务。再加上沿线一千多公里的调水,无数的配套工程。伟大工程如果想永续利用下去,确实需要更多人参与其中,做到人人尽责。
节水,为什么要久久为功?
“如果用水思路不改变,不大力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再多的水也不够用。”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强调。更何况,中国其实是一个缺水少水的国家,以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8%的人口,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000立方米左右,远低于世界人均水资源量。节水的意义不言而喻。
2020年11月,总书记在江苏扬州考察时强调,北方地区不能因为有了南水北调这样的调水工程就随意用水,搞大水漫灌,搞不符合地区实际的城市扩张。
2021年5月,河南南阳之行,他再次强调:要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严格用水总量控制,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
今年5月1日,我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节约用水条例》正式施行,一场更广泛的节水运动在全国展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守护南水北调之中。
在湖北丹江口,40万“小水滴”汇聚成守水护水的汪洋大海,践行着“守井人”的铮铮誓言。以黄龙滩电厂为代表的企业,推动厂区绿色低碳转型,实施电能替代,在履行好“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同时,带动全社会节水、节能。
(国网湖北黄龙滩电厂护水志愿者)
在河南淅川,2400多名护水队员和3300多名护林员,以山为伴、与水共舞,种下片片绿林,守好汩汩清流。
在河北白洋淀,“鸟叔”韩战桥4年时间救助了100多只鸟,带动了一大批人行动起来,呵护白洋淀水环境。
在北京妫水河边,“环保奶奶”贺玉凤每天弯腰几十次,28年时间回收了超过40万个空瓶,用心用情守护一江碧水。
凡人微光、星火成炬。数据显示,通水十年来,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标准,109项监测指标中有107项为Ⅰ类。主要入库河流的水质明显稳中向好,水质Ⅰ类的河流占比持续上升。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通水十年间,湖北和沿线各省一起深化水质保护,强抓节约用水,保障移民发展,推动后续工程,像守护眼睛一样,守护这一泓清水。未来,荆楚大地必将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让伟大工程永续利用下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来源:长江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