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 托起幸福“夕阳红”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

  重阳节前,记者走访基层看到,“智慧+”养老新场景破解急难愁盼,“行业+”养老新业态满足多元化需求,“志愿+”各级组织为老年人搭建发光发热新舞台……处处涌现的新实践,正在托起幸福“夕阳红”。  

  急难愁盼有着落  

  【群众心声】做饭太麻烦,怎么吃更健康?出门遇到突发情况,家人不在身边怎么办?

  【总书记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基层实践】

  刷脸就能知道午餐适宜吃什么,你信不信?这样“时尚”的场景在杭州市西湖区翠苑一区老年食堂早就不是新鲜事。

  中午饭点快到了,老年居民陆续来到这里。刚一进门,就有AI摄像头通过人脸识别到老人的身体健康信息,左侧大屏幕立即弹出“个人定制菜单”,包括“不宜食用”和“今日推荐”,图文并茂。

  “陈老师,你今天不宜吃海鲜和豆制品,一会儿别忘了。”“老沈,你少吃点重口味的菜,最近是不是血压又高了?”几位老人对着屏幕上的用餐建议,彼此提醒着。

  杭州市西湖区翠苑一区老年居民在社区老年食堂了解当天菜品。(冯晨晨 摄)

  点餐窗口每道菜上方,显示着菜品的营养含量。取餐后,收银台自动识别菜品并结算,老人刷脸即可支付。“这是老年食堂的智能‘助手’,特别‘聪慧’。”翠苑一区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项菲菲笑着说。

  老人们的健康数据从何而来?项菲菲说,食堂二楼还设有日间照料中心,也是老年居民的健康小屋,日常会监测大家的身体各项指标。“这些数据会定期传到食堂数字化系统,为老年人健康膳食食谱提供依据。”项菲菲说。

  近年来,杭州还打造“全城通”智慧助餐模式,老年人在手机相关App上搜索,就能看到附近老年助餐点,任选一家“刷脸”即可用餐,无论户籍在哪里,都能享受相应优惠。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老年人就餐、就医、家政等急难愁盼都有了新解。

  吉林长春市81岁的孔祥菊如今出门锻炼身体,逢熟人就介绍自己的“健康管家”——智能手表,“一个人出门就怕出意外,这块手表能随时监测我的身体状况,还能定位跟踪和报警”。

  不久前,孔祥菊在公园锻炼时不小心摔倒,智能手表马上响起电话,提供监测服务的一家医养中心医护人员立即实时问诊。当天,医养中心护工便上门回访,再次为她检查身体状况。“有了这个智能手表,我安心,儿女也更放心。”孔祥菊说。

  近年来,长春市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对医养结合型民办养老机构实施奖补,更多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得到推广,惠及越来越多老年人。

  孔祥菊老人在家中使用智能手表监测自己的心脏状况。新华社记者 孙逸轩 摄

  【新闻深一度】

  智能防走失手环、健康监测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比你更懂你”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不断“上新”,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今年8月底,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4年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申报工作,数字化手段将为更多老年人排忧解难。  

  多彩生活有滋味  

  【群众心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个健康愉悦的爱好……

  【总书记强调】我国老年群体数量庞大,老年人用品和服务需求巨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基层实践】

  结束了在宁夏固原市隆德县长达一个半月的“候鸟式”养老,不久前刚回到西安市的64岁退休老人代英,已经开始期待明年夏天的“旅行”了。

  坐落在六盘山的隆德县风景秀美,夏季平均气温只有18摄氏度。今年,经朋友介绍,代英专门来此避暑,“一下车就爱上了这里,空气好,很安静,满眼都是绿色”。

  代英入住的旅居养老机构,是隆德县老年养护院。这家2021年新建的公办民营养老机构,可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服务。

  “去年我们将一栋闲置的大楼改造成酒店,接待全国各地旅居老人,没想到很抢手。”养护院院长杨珍珍说,“今年5月起,58张床位全部住满,有来自四川、陕西、山西等地的老人,时间最长的住了3个月。”

  宁夏固原市隆德县老年养护院里,旅居老人在取早餐。(杨珍珍 摄)

  “出来玩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吃和住。”代英说,养护院随处可见扶手、斜坡、防滑砖等适老化设施,食堂饭菜口味清淡,很合胃口。入住期间她感冒了,养护院有专业的医疗服务,不出大院就把病看了,“住得舒心又安心”。

  当前,旅居养老已成为老年人新选择。今年8月,宁夏发布了“旅居养老地图”,标注了全区首批39家旅居养老机构,地理位置、床位情况、联系方式及周边景点等一目了然。宁夏还与福建、广东等12省区签订旅居养老合作框架协议,让老年人四季均可旅居养老。

  面对老年人日益迫切的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新业态涌现。

  每天清晨,在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东柳街道锦苑社区“长者运动健康之家”,一些满头银发的老年人,由工作人员量血压、戴上心率手环后,在专业教练指导下开始“撸铁”。

  锦苑社区“长者运动健康之家”里,一位老年人在教练指导下锻炼。(张涛 摄)

  “这些健身器材都是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特点研发的,通过科学健身,帮助老年人预防和减缓慢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还为老人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锦苑社区党委书记程燕说,去年,社区打造了这间老年健身房,从力量训练到平衡练习,一应俱全,按照公益低收费模式向居民开放。

  66岁的社区居民王顺茂每天都来锻炼一个小时。“以前我自己运动,很多动作不规范,现在有专业指导就是不一样!我感觉自己精神多了。”王顺茂说。

  如今,宁波市多个社区都建设了嵌入式健身场所,这里渐渐成为老人们的新乐园。

  【新闻深一度】

  近年来,我国推动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融合发展,切实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建设国家老年大学”“组建覆盖全国的旅居养老产业合作平台”“丰富老年文体服务”“组织开展各类适合老年人的体育赛事活动”等一系列意见,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老骥伏枥有作为  

  【群众心声】继续投身热爱的事业,继续发光发热实现自我价值,继续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总书记强调】要为老年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引导老年人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发挥正能量,作出新贡献。

  【基层实践】

  68岁的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退休教授崔丽,两年多前来到新疆阿拉尔市的塔里木大学支教。上课、办讲座、指导大学生创业竞赛……每日步履匆匆,她却精力充沛。

  退休后崔丽在家照看了几年孙子,心里总想着再做点什么。2022年,她报名教育部开展的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成为塔里木大学医学院第一位银龄教师。

  当时,塔里木大学医学院刚成立,师资力量薄弱。崔丽带领教师集体备课、指导参加教学比赛……学院缺少病理学资深教师,原本主要讲授组织胚胎学课程的她,主动揽下这门课程。

  支教期满后,面对医学院师生的不舍和挽留,她又留了下来。崔丽说,趁“年轻”,她还想为塔里木大学继续奉献光和热。

  崔丽在辅导青年教师观察组织切片标本。(方卫东 摄)

  从智力援助、基层治理到志愿服务,一批批银发群体为社会注入满满正能量。

  9月底,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梨花桥村,一片片籽实饱满的青贮玉米挺立田间,大型收割机穿梭其中。66岁的农业技术专家杨生明剥开玉米棒苞叶,检查籽粒成熟情况,收完玉米,马上就要抢种冬小麦,他负责技术指导。

  2018年从吴忠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退休后,杨生明闲不住,先后被内蒙古、甘肃等周边省份返聘,在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

  这两年宁夏在引黄灌区探索“冬小麦+青贮玉米”一年两熟模式,打破过往种粮一年一熟的局限,以提高种植效益。吴忠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邀请杨生明加入技术攻坚团队,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将一年两熟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是我目前最大的心愿。”杨生明说,虽然退休了,但科技工作没有止境,他期盼见证更大的丰收。

  近年来,吴忠市实施“银才赋能”行动,分行业分领域建立由名医、名师、名家、名匠组成的“银发人才”信息库,为这些自愿加入的银发人才搭建继续发光发热的平台。

  杨生明(左)和农户探讨玉米种植技术。新华社记者 唐紫宸 摄

  【新闻深一度】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年是人生中重要的阶段,依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2024年,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将招募7000名银龄讲学教师,支持农村地区教育发展。9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印发相关指导意见,提出将组建全国“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伍,行动将融入东西部协作和省域内区域协调发展,这将为老年人展示自我价值创造更宽广的舞台。

新华社记者 刘紫凌、马丽娟、唐紫宸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一习话丨“要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习近平: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一定要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要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 ——2023年1月18日,习近平视频连线福建省福州市社会福利院时强调   前不久,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一个不起眼的细节温暖人心。 93岁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坐在轮椅上被推至授勋台中央。在这位战斗英雄举手敬军礼之前,习近平总...

新闻特写|93岁也赶时髦!福州这群老人“不老气”

  10月11日,93岁老人刘亚民(右)与85岁老友刘金英相拥合影,十分欢喜。新华网 肖和勇 摄 方才还在“指挥”乐队演奏歌曲,转眼就戴上了时尚花围,拉着老友一起拍照,欢喜溢满脸庞。这个重阳节,福州市国德老年康养中心,93岁老人刘亚民笑逐颜开。   这天清早,养老院精心筹办...

感叹大陆发展迅猛!金门县议员:金门穷乡僻壤望厦门繁华都市

台海网10月1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石聆枫/文 邹璇/图) “三十年前,金门比厦门进步,三十年后,金门是穷乡僻壤望向厦门的繁华都市。”金门县议员李养生来厦门过重阳节时感叹厦门翻天覆地的变化。 10月11日晚,100位金门同胞齐聚厦门湖里区,参加湖里区首届“厦金同城生活圈”·重...

台湾百岁人瑞达5542人 阿公阿嬷精彩故事多

“食 ”力惊人 他104岁一天能吃8碗饭 台湾百岁人瑞达5542人 阿公阿嬷精彩故事多   台海网10月1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连金) 她100岁了,一口牙还都是自己的真牙;他100岁了,每天要来回走个10公里;他104岁了,一天能吃8碗饭;她106岁了,长寿的秘诀就是早睡早起,不挑食……  ...

厦门市5项奖补措施吸引养老人才

台海网10月1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黄奕琳)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提出巨大挑战。那么,养老行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昨天,在厦门市庆祝2024年老年节暨“敬老月”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厦门市人人助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人助”)进行了养老人才奖补政策的宣讲解读。   据了解,近年来,为让养老服务人才“进得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