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国产新手机如何做到一机难求?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国制造企业的长板、优势,是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不断开拓海外市场中积累起来的。坚持开放,鼓励合作,倡导共赢,是中国制造崛起的一个重要经验,也是中国品牌走向未来的一把钥匙

  前段时间,华为公司发布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在铰链系统、屏幕弯折等方面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开售之后,一机难求,引发广泛关注。这款手机在与国际知名品牌手机的对比中,不仅毫不逊色,而且一些方面显得更加亮眼。曾经,中国品牌电子产品多以低价取胜。如今,我们既有主打性价比的“大众款”,也能生产品质设计不逊于甚至优于国际大牌的高端货,市场竞争力已非昔日可比。

  去和国际知名品牌掰掰手腕!越来越多中国企业、中国品牌有这样的想法,也有这样的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感慨:“国货潮牌广受欢迎,国产新手机一机难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不久前,德国法兰克福汽配展上,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零配件及各种技术解决方案大放异彩。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敢于和国际知名品牌同台竞争的背后,是中国制造扎实的品质、过硬的实力。

  中国制造的一身本领从哪来?一个答案就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中国制造企业的长板、优势,是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不断开拓海外市场中积累起来的。湖南邵东,一个小县城,年产约150亿只注塑打火机,占全球市场约七成。当年,为了把打火机卖给外商,完全不懂英语的当地企业家,把读大学的女儿拉去当翻译,把传真机设在女儿宿舍,只为方便和外商沟通,英文合同一来,便能第一时间翻译。让一只小小打火机走向国际市场,尚需经历如此艰辛的探索,更不必说成千上万的“中国造”背后,又凝结着多少汗水与不易。能吃苦、耐摔打、敢突破、善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每一片天,都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企业家和劳动者一点一点打拼出来的。

  在竞争中成长,更深知合作共赢的重要意义。中国制造能长成今天这样一棵参天大树,有赖于开放的环境。令国人骄傲的国产大飞机C919,是自主创新的典型案例,也是全球合作、产业协同结出的硕果。引入美国特斯拉公司,产生“鲇鱼效应”,激活了中国汽车制造的“一池春水”,让更多新能源品牌加速崛起。坚持开放,鼓励合作,倡导共赢,是中国制造崛起的一个重要经验,也是中国品牌走向未来的一把钥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随着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推进,我们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为世界提供更大规模的中国市场和中国需求。”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回望过去,我们经历过“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辛酸,有过“8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的尴尬。如今,中国制造能站在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和国际知名品牌同场竞技、一比高下,让人感慨万千,平添许多前行的力量。矢志创新,埋头苦干,不懈拼搏,我们还将抵达更远的远方,一览更加壮阔的风景、收获更加灿烂的未来。(彭飞)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新闻
货通全球、物畅其流 国际新航线助力“中国制造”走出去

记者10月9日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了解到,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新开国际货运航线超过120条,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在不断织密。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航空物流分会统计,截至9月30日,全国共新开127条国际货运航线,每周增加往返航班超过370个,其中,9月份,全国共新开20条国际货...

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为世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

编者按: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之际,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栏目推出《看中国》特别策划,让我们跟着人民...

从120亿元到39.9万亿元——中国制造实现跨越式增长

75年前,新中国工业几乎一穷二白,设备落后、产能低下,日用生活消费品类中,仅能制造纱、布、火柴、肥皂、面粉等为数不多的品种。   75年来,从“造不了”到“造得出”再到“造得好”,中国制造实现跨越式增长,产品产量领跑全球。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39.9万亿元。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在500...

华为发布全球首款量产三折叠屏手机 多家A股公司跻身核心供应链

9月10日,华为见非凡品牌盛典及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以下简称“发布会”)在深圳湾体育中心“春茧”体育馆举行。   发布会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宣布,华为正式推出全球首款量产的三折叠屏手机Mate XT非凡大师。   “这一动作标志着华为在折叠屏技术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是华为技术创新的一个缩影,也是整...

“中国制造”走俏非洲

  8月5日,在浙江义乌,塞内加尔商人苏拉哈特展示他订购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新华社记者 孔令杭 摄   “看,这是我订购的100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达喀尔非常受欢迎!”在中国义乌,塞内加尔商人苏拉哈特向记者展示了手机上的一段视频。视频中,白色的五菱缤果汽车整齐地排列在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