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一见·从苹果故事,感悟治理之道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金秋时节,祖国西北,红彤彤的苹果又挂满枝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首次离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天水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这里的花牛苹果驰名中外。党的二十大后首次考察,总书记一下火车就前往陕西延安安塞区南沟村的一处苹果园,硕果累累正丰收。

两次重要会议后看苹果,总书记着眼的是乡村全面振兴这篇大文章。其中的治理之道,值得细细感悟。

因地制宜

山东枣庄的石榴,陕西柞水的木耳,广西来宾的甘蔗……这些年总书记的考察中,各地特色农产品频频亮相。乡村全面振兴,要靠产业带动;产业振兴,基于一方水土的特色农产品是一个抓手。其中就蕴含着产业发展必须因地制宜的道理。

那次在南沟村的果园里,习近平总书记就对乡亲们说:“陕北的气候、光照、纬度、海拔等非常适宜发展苹果种植”“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

麦积区所在的天水市,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南北气候条件兼而有之,赋予花牛苹果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现代山地果业,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农业重点抓产业、产业优先抓果品、果品突出抓苹果、苹果着重抓花牛”在当地广为流传。

烹小鲜,治大国。因地制宜,才能发挥好地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也唯有因地制宜才能发展好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今年全国两会,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部分的第一条,就是“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补齐短板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何如此重要?“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这是总书记的鲜明论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

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农业现代化。此前在南沟村,看到乡亲们通过筑水坝、搞滴灌和精细化管理,用苹果“金扁担”挑起好日子,总书记对乡亲们说:“这就是农业现代化,你们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

花牛苹果如今凭借过硬的果品在海内外打响品牌,靠的是因地制宜选对路,也离不开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近年来,麦积区累计建成花牛苹果标准化示范园60个,国家产业园内花牛苹果标准化种植基地达到31万亩,年产苹果59万吨,年综合产值近50亿元。当地还着力提升花牛苹果全产业链,形成了苹果种苗繁育、种植、贮藏和苹果脆片、苹果白兰地、苹果细胞水深加工的全产业链。

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总书记强调:“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

放眼全国,“科技”和“改革”正让土地焕发新生机。看科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看改革,全国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超5.7亿亩,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经营主体超过107万个,服务小农户9100多万户……

为了人民

水,涵养万物,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2021年9月,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建成,甘肃规模最大、受益人数最多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主体全线完工。延续半个多世纪、惠及全省近四分之一人口的引洮梦,终于实现。

“世纪工程”为了谁?2013年腊月,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陇原大地。在元古堆村,总书记看到老党员马岗家里的水缸,特意舀起一瓢水细细品尝,苦咸的滋味让他眉头紧锁。之后,总书记专程来到渭源县引洮供水工程工地视察,并对当地和随行的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说了8个字,“民生为上、治水为要”。

如今,引洮工程的水让灌区农业生产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促进了种植结构调整,为林果和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水源。枝头红彤彤的苹果,村里红火火的日子,都离不开引洮工程这泓清洌洌的水。

火红的苹果,映照火红的初心。这里还有另一则苹果的故事。

辽沈战役期间,锦州乡间的苹果已经熟了,行军路过的解放军战士虽然饥渴难耐,却一个都没有摘。“毛主席说‘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这样的苹果,我们现在也不能吃。”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

去年2月,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精神,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

策划:杜尚泽

撰文:王洲

海报:田兴洲

摄影: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视觉:赖向东、毕晓洋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相关新闻
第1视点|发展富民产业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了解当地发展特色现代山地果业等情况。   《第1视点》带你了解。   记者:范培珅、李林欣、洪凌、多蕾、张睿、王紫轩   编导:房宽、杨云燕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齐心协力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引方向

  9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航掌舵、指明方向。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砥砺奋进、久久为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显...

习近平: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

  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兰州市黄河兰州中山桥段,了解当地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情况,同正在黄河岸边休闲旅游的市民、游客亲切交流。习近平指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久久为功,一年一年推、一年一年抓落实。大保护是大发展的前提,绿水青山就是金...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推动黄河保护发展的故事

  【学习进行时】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兰州市,先后考察了安宁区枣林西社区和黄河兰州中山桥段,了解当地优化社区便民惠民服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情况。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新华社《学习进行时》推...

习近平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 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蔡奇丁薛祥出席   9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