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第一观察·瞬间丨最早的“中国”,日新的中国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宝鸡市,考察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了解当地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等情况。

  新华社记者的镜头定格了这样的瞬间:总书记在一件国宝级青铜器——何尊前驻足凝视,细致察看。

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何尊1963年在宝鸡出土,制造于西周早期,内底铭文中有“宅兹中国”四个字,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一词的最早记载。

  器以述史,物以载道。

  3000多年前的一字一画,穿越历史时空,成为这片土地的共同名字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自信之源。

  何以中国?念兹在兹。

  2020年,在陕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溯古言今:“‘中国’二字最早见于在陕西出土的青铜器何尊。”

  2023年5月,总书记在古都西安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赠送中亚国家元首的礼品中,就有“何尊”纪念品。

  2023年6月,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之前,总书记来到中国考古博物馆,参观文明起源和宅兹中国专题展。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的标注,更是一个绵延不断、辉光日新的文化生命体。

  正如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所深刻指出的:“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宝鸡,是周文化发祥地,这里的周原,是中华民族文化、文明和文脉的重要原点。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今日之中国,正沿着宏阔深远的来路,奔向民族复兴的光辉前程。

  策划:沈虹冰、张晓松、鞠鹏

  主笔:朱基钗、张研

  视觉:张爱芳、张惠慧

  新华社国内部、陕西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相关新闻
一见·从一颗苹果的故事,感悟治理之道

金秋时节,祖国西北,红彤彤的苹果又挂满枝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首次离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天水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这里的花牛苹果驰名中外。一年多前,党的二十大后首次考察,总书记一下火车就前往陕西延安安塞区南沟村的一处苹果园,硕果累累正丰收。 两次重...

习近平:尊崇热爱中华文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考察,走进展厅听取当地周秦时期历史文化介绍,仔细察看何尊、逨盘等珍贵青铜器,了解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等情况。习近平说,中华文明五千年,还要进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宣传好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从而让大...

习近平在陕西宝鸡市和甘肃天水市考察调研

10日下午至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陕西省宝鸡市和甘肃省天水市考察调研。在宝鸡市,习近平考察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渭河生态公园,了解当地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开展渭河生态保护治理等情况。在天水市,习近平考察了伏羲庙、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麦积山石窟,了解当地推...

习近平致电祝贺特本当选连任阿尔及利亚总统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9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阿卜杜勒马吉德·特本,祝贺他当选连任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总统。   习近平指出,中国同阿尔及利亚有着传统友好关系。近年来,在我们共同引领下,两国关系快速发展,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在国际事务中密切协调和配合,传统友谊不断深化。我高度重视中阿关系发展,愿同总统先生一道努力,以今年中阿全面战...

习近平向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致贺信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9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者,在各行各业书写着不平凡的成就。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举办以来,各国妇女秉持“上海精神”,为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巾帼力量。希望论坛继续发挥促进各国民相亲、心相通的积极作用,为拉紧上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