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可可西里巡山日记|神奇动物在可可西里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藏羚羊迁徙产仔季被称为可可西里最美的季节。这段时间当地藏羚羊数量激增,棕熊、狼、秃鹫等野生动物也会尾随迁徙队伍觅食荒野,在无人区轮番上演繁衍新生的伟大与弱肉强食的残酷。

  天刚亮,记者一行跟随青海省公安厅森林警察总队可可西里森林公安局巡山队,驾车行驶在可可西里腹地。这里平均海拔超过4600米,保存着青藏高原最完整的高原夷平面和密集的、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湖泊群。

  这是7月7日在可可西里拍摄的一只野牦牛。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可可西里特有的荒野自然风光。雪山掩映下,微微泛青的荒野连绵不绝,地面没有任何遮挡物,行车于此大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之感。

  野牦牛是记者此行除了藏羚羊之外,见到最多的动物。与家养牦牛不同,野牦牛体型庞大,善于攀登陡坡,有较强的攻击性。

  一次巡护途中,记者的车不小心陷在了烂泥滩里一动不动,可恰巧一头野牦牛出现在了200米外的山梁上,它不时向陷车的方向俯冲几步,再停下来甩起长长的尾巴,一副马上要“决斗”的样子。同行的巡山队员说:“它冲下坡轻而易举就能把我们的车顶翻。”

  生活中我们常开玩笑说“笨得和熊一样”,可可西里的棕熊却一点儿也不笨。在无人区棕熊奔跑起来时速可达每小时50千米。巡山队员介绍,棕熊爱吃藏羚羊的眼睛,在牧区它们还会经常跑到牧民家里偷油喝、找肉吃。

  去年,一头在可可西里青藏公路边的高原野狼火了。这头狼会摇尾巴、露肚皮撒娇,向来往车辆乞食。事实上在可可西里腹地,狼往往成群出现、等级森严,比起穷追捕猎,更多时候它们都是成群在山坡高处观察一切,等时机合适,瞬间捕杀猎物。

  “周围有猛兽,你们在野外过夜会害怕吗?”当记者把问题抛给巡山队员时,他们表现得很淡然。“我们做的是保护自然的事情,动物是不会主动来伤害我们的,这身蓝色的衣服就是我们的‘皮肤’。”可可西里森林公安局辅警袁广明说。

  记者在可可西里,短短一天时间内拍摄到大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活动画面,它们出现在茫茫的原野间,出现在湛蓝的湖水旁,出现在广阔的天空中。

  临近傍晚,高原上安静得只剩下风声婆娑耳旁。夕阳高挂在山脊之上,山坡上羊群踏着落日余晖奔向远方;山脚下小溪潺潺、金光闪闪,生命的壮美在眼前徐徐展开。远处的卓乃湖环抱在一片暮色中,此刻记者好像看到了可可西里最初的样子。

记者 江毅、王金金 视频记者:张龙、杜笑微)

(不善:新华网)

相关新闻
全国生态日丨守护“高原精灵”

  西藏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在我国以至全球生态安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西藏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藏羚羊为代表的重要物种野外种群数量恢复成效明显。   2024年6月15日清晨雪后,在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群藏羚羊迎着朝霞前行在迁徙路上...

神奇动物在西藏丨西藏洛扎:棕尾虹雉和喜马拉雅斑羚【图】

  这是7月23日拍摄的成体雄性棕尾虹雉。   当日,在西藏洛扎县拉康镇,记者遇到喜马拉雅斑羚和棕尾虹雉两种珍稀野生动物带领亚成体或幼崽觅食。据当地林业部门介绍, 这意味着它们的家族正在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当地生态保护力度加大和群众保护意识增强,野生动物保护成效显...

西藏:羌塘首次发现白色藏羚羊幼崽【图】

  尼玛县措罗木管护站野保员在给藏羚羊幼崽喂奶(7月13日摄)。   近日,西藏那曲市尼玛县措罗木管护站野保员巡逻途中救助了一只白色藏羚羊幼崽。据了解,这是野保员首次发现的白色藏羚羊。2024年6月5日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布的《2023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西...

上万只藏羚羊聚集在可可西里卓乃湖产仔【图】

  7月7日,在可可西里卓乃湖区域,几只藏羚羊在活动。   卓乃湖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可可西里腹地。今年5月以来,来自青海三江源、新疆阿尔金山、西藏羌塘等地的雌性藏羚羊陆续迁徙至卓乃湖区域产仔。7月下旬开始,产仔结束后的雌性藏羚羊将再携幼仔返回原栖息地。   新华社记...

羌塘草原孕育“新希望”【图】

  这是在那曲市申扎县拍摄的牦牛和牛犊(6月7日摄)。   6月的羌塘草原,藏羚羊、黑颈鹤、野牦牛、游隼等野生动物幼崽纷纷出生,牦牛等家畜也处在育幼期,羌塘草原生机勃勃,孕育着“新希望”。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这是在那曲市申扎县拍摄的养育雏鸟的黑颈鹤(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