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镜观·回响|从千年盐湖看中部地区绿色“蝶变”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是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必然要求。

2023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运城盐湖考察时,对盐湖保护利用作出重要指示。

近年来,山西省积极推动环境保护和产业转型,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位于中条山下的运城盐湖完成了从产盐池、工业区到旅游打卡地、生态保护区的变身。

运城盐湖有4600多年的采盐史,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随着海盐、井盐的大量开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运城盐湖逐步停止生产食用盐,转向开发芒硝、无水硫酸钠等化工产品。

2009年2月11日,铲硝工人在运城盐湖铲收芒硝。2016年8月25日,工人在运城盐湖进行扒盐作业。

运城因盐而兴,却也因过度开采、产业陈旧、污染加重面临发展困境。按照“生态优先、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原则,2020年9月,运城市全面停止盐湖范围内的工业生产活动。千年盐湖向着生态保护、风貌重塑、产业转型的绿色发展模式转变,加快建设全国知名文旅康养示范区和国际旅游目的地。

2024年5月10日,工作人员驾驶挖掘机在运城盐湖进行生态修复施工(无人机照片)。2024年4月14日拍摄的运城盐湖全面提升改造项目现场(无人机照片)。该项目是运城盐湖生态治理及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旨在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精品旅游度假综合体,助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2024年4月30日拍摄的运城盐湖全面提升改造项目现场(无人机照片)。2024年6月5日拍摄的运城盐湖环湖步道(无人机照片)。

如今,漫步在盐湖的环湖步道上,碧波荡漾,风景秀美,盐湖逐渐成为人们亲山亲水亲自然的好去处和打卡地。

2024年1月5日,白天鹅在运城盐湖嬉戏。2024年5月21日,游客在升级改造后的运城市“盐湖006号灯杆”观景台拍照。2024年5月27日,游客在运城盐湖游览。2024年6月5日,人们在运城盐湖环湖步道上骑行。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中部地区正在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摄影:鞠鹏 谢环驰 詹彦 薛俊 闫鑫

编辑:王海燕 张善臣 毕晓洋 张浩波 周荻潇 张曼怡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相关新闻
区域协同发展——60秒看协作中部

河南、山西深度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湖北、湖南、江西积极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安徽依托长三角一体化,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转型升级;长株潭城市群、大南昌都市圈、郑州都市圈、山西中部城市群竞相涌现…… 一个个城市群、...

“内陆”变“前沿”——60秒看开放中部

  近5年,中部地区机场货运总量近700万吨,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货运量累计突破100万吨;河南、湖北、湖南、安徽自贸试验区共45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   中部省份通过加快内陆开放通道建设,以中欧班列、陆海联运、空中丝路等为依托,推动高水平开放,...

微视频|总书记看望过的三户人家的新生活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一起来看“中部人家”的生活新变化。   这几天,“金牌”义务讲解员邹会彦格外忙碌。临近暑假,村里的红色研学游逐渐火起来,像这样的研学团队,邹会彦平均每天都要接待三四个。   邹庄村是丹江口水库的一个移民村。十多年前,...

端牢“中国饭碗” 激发振兴活力——中部地区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

芒种时节农事忙。河南、山西等地麦收陆续进入尾声,湖南、江西一些地方正忙着种稻插秧。北方收麦、南方种稻,收与种紧密相连,南与北交相辉映,中部这片土地上充盈着丰收与希望的气息。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要坚持城乡融合发...

我在中部造火箭【图】

  6月3日,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快舟火箭结构设计师刘家欣(左)与装配人员确认火箭舱段产品装配情况。今年29岁的刘家欣是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结构与地面设备研究室主任助理、主管设计师,参加过5次快舟火箭履约任务和多项型号设计优化工作,其牵头设计完成的快舟火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