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每日一习话】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央广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

习近平: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这段话出自2022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发表的讲话。

眼下正值“三夏”时节,是全年农作物种植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我国大江南北的田间沃野呈现出一派繁忙劳作景象。河南、安徽、山东等地正进入冬小麦收获期,农机在成片金色的麦田里来回穿梭,忙着将成熟的小麦收割归仓;在云南、湖南、江西、浙江等水稻产区,农户们积极抢抓农时,为种植晚稻引水灌溉、犁田插秧,力争为今年秋收打下坚实基础;在我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施肥无人机、虫情测报灯等智能设备被广泛投入使用,夏管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关系到消费市场稳定、经济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始终把解决十四亿多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确立并实施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不断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今天,随着耕地保护制度的严格落实,我国耕地总量最近三年连续实现净增长,进一步守牢了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同时,各地加快推进盐碱地综合治理,在改良土壤的同时选育耐盐碱作物,努力找到更多改良利用盐碱地的有效方法,唤醒更多“沉睡”的耕地资源。譬如,在河北沧州的滨海盐碱区内,一片2800亩的盐碱地,十年前能用于耕种的只有1400亩,如今经过治理后,能耕种2300亩。稳面积,也要提单产。从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到不断培育优质种子,从组织农技专家下乡向农民提供专业培训,到推广使用智能化农机和设备,各地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上持续发力,不断提高粮食生产全领域全环节的科技含量、生产效率和综合产能。2023年,全国粮食产量为1.39万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近来,华北、黄淮地区持续高温干旱,江南、华南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突如其来的极端天气势必给各地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各地要加强监测预警,积极采取应急措施,帮助农民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影响,为实现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本期解读:陈锐海 央广网评论员)

相关新闻
连心丨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基层考察调研的足迹遍布城市乡村。生活水平好不好,孩子上学方不方便,居民就医难不难......总书记走进百姓家中,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流,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倾听他们的真实声音。他深知,只有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才能制定出更加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策措施,...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殷墟探源 文脉绵长

殷墟博物馆新馆是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位于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南北两岸的殷墟遗址。总书记指出,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在殷墟众多的考...

习近平: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 一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 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至2024年3月期间有关重要论述的节录。   文章指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就是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十...

习近平致电祝贺拉马福萨当选连任南非总统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 当地时间6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拉马福萨,祝贺他当选连任南非共和国总统。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南非政治互信深厚,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是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团结协作的典范。去年8月,我对南非进行第四次国事访问,同拉马福萨总统就广泛议题达成重要共识,开启构建高水平中南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我高度重视中南关系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