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一见·从总书记的港口之行,看高水平对外开放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这次在山东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日照港。

从上海洋山港到浙江宁波舟山港,从武汉新港到重庆果园港……细数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沿海沿江省份的考察行程,港口发展始终是关注的一个重点。

在中国和世界之间,依江傍海的港口无疑是重要支点。一次次港口之行,关注的正是高水平对外开放这篇大文章。

港兴通天下。以智能制造推动港口高效运转,以数字技术赋能智慧港口建设,以科技创新助力绿色港口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港口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个缩影。

这次考察的日照港,智慧化、绿色化特点很鲜明。近年来,日照港对传统码头进行改造升级,成功落地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让自动化轨道吊“少跑路”、集卡车在堆场“自由行”,切实实现提质效、降成本。

“‘一带一路’建设是人心所向,我们要在这个框架下推动大开放大开发。”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铁山港考察时指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更广阔的视野上对港口发展进行谋篇布局。

在环渤海、在长三角、在珠三角、在西南沿海……港口的飞速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

“我们要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既用好全球市场和资源发展自己,又推动世界共同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的有力动能。

发布稳外资24条政策措施,试行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自贸试验区提质扩围至22个,已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2个自贸协定,宣布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一条高水平对外开放之路,中国走得坚实。

高水平对外开放,离不开国内资源的联通协同。港口,既是开放门户,也是国内循环的关键节点。这次考察的日照港,不仅通过海路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便利通航,也是瓦日铁路的东桥头堡,为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的优质冶金煤、动力煤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物流通道。

悠长的岸线上中国港口星罗棋布,即便方位不同甚至远隔千里,但发展思路是贯通的。把目光从东部移向南方,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湛江市考察徐闻港这个广东与海南相向而行的“头号工程”时就要求,把徐闻港打造成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现代化水陆交通运输综合枢纽。

一次次港口之行,不仅有向海图强的发展擘画,也有以点带面、以一域服务全局的战略考量。它们,共同牵引着我国港口高质量建设的方向,推动着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步伐。

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带来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和世界。

策划:杜尚泽

撰文:王 洲

海报:陈晓劲 张子鱼

摄影:鞠 鹏

视觉:毕晓洋 李琰

编辑:贾雪

校检:朱利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相关新闻
时政现场说丨人人都是奋斗者!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日照市考察调研。他首先来到日照港,了解当地推进港口智慧化绿色化建设、扩大对外开放情况。从单一的煤炭输出港到世界上最年轻的5亿吨综合大港,日照港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能源和大宗原材料中转基地。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日照港投...

第1视点|习近平考察日照市阳光海岸绿道

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日照市考察调研。 他来到阳光海岸绿道,了解当地加强海岸线生态保护修复、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情况。 《第1视点》带你了解。 记者:殷家捷、李小波、李亚光、吴飞座 编导:房宽、杨云燕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赴山东日照考察,情牵这片战略要地

山东是海洋大省。这里的海岸、海港、海岛,曾经多次留下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   2018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山东代表团说,“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

第一观察·瞬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潮正起

5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日照市考察。在日照港,新华社记者的镜头定格了这个瞬间——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海天辽阔,碧波荡漾。总书记驻足于码头岸边,临海迎风,远眺凝思。   第二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强调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