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财政部:十年间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累计投入7900亿元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新网北京5月17日电  财政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司负责人邸东辉17日透露,2013年到2023年,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从423亿元增加到1091亿元,累计投入7900亿元。

  《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已于日前公布。根据条例内容,国家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对开展生态保护的单位和个人予以纵向补偿。邸东辉提到,中央财政在生态保护补偿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能,发挥了关键作用。

  据他介绍,财政部同步推进综合补偿和分类补偿。综合补偿主要通过设立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引导地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支持生态环境重要地区从整体上提升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分类补偿方面,主要通过中央财政一系列转移支付资金,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生态要素开展保护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补偿。

  他表示,这几年中央财政补偿力度持续加大。水污染防治资金从2015年的130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257亿元,基本翻了一番。中央财政还积极支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天然林资源管护。

 

  他还提到,财政部根据实际情况,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强化对重点生态县域、生态功能重要地区支持,并向包括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在内的地区倾斜,同时还将长江经济带沿线省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也纳入支持范围。

  同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激励约束机制,实现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结果与生态保护结果紧密挂钩。中央财政根据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情况实施考核奖惩,对评价结果变好的地区,在转移支付上给予奖励,对生态环境变差的地区,适当扣减转移支付资金,引导地方摒弃破坏环境的发展模式,调动地方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来源:中新网 尹倩芸)

相关新闻
2018年到2023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855亿元引导教师扎根农村、服务基层

数据来源:教育部 制图:张芳曼 记者从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支持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到2023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855亿元,持续支持实施相关计划和政策,引导教师扎根农村、服务基层。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马宏兵介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建设86个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

财政部9月25日公布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名单,包括北京市东城区、丰台区和天津市滨海新区、津南区等86个示范区。   财政部指出,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旨在通过示范引领,引导普惠金融增量扩面、提质增效。将发挥中央财政奖补资金引导作用,鼓励地方财政部门加大配套投入,并协同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当地监管局加...

今年福建获得中央财政污染防治资金10.31亿元,比增14.5%

记者4日从福建省财政厅获悉,今年以来,福建省聚焦污染防治,加强项目储备申报,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共获得中央污染防治资金10.3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其中,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项目补助资金均有大幅增加,增长比例分别达到58.46%和69.8%。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减碳降污、水污染治理及生态保护修复、涉重金属历史遗留矿渣污染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中央财政下达100亿元补贴支持春耕生产

记者4月17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近日,统筹考虑农资市场价格走势和农业生产形势,中央财政下达资金100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统筹支持春耕生产,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据悉,此次补贴对象为实际种粮者,包括利用自有承包地种粮的农民,流转土地种粮的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开展粮食耕种收全程社会化服...

福建10个生态项目获中央财政支持

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随着中央财政持续加大生态项目竞争性评审力度,我省财政紧紧依托生态优势,加强项目规划,积极争取中央竞争性资金支持。今年全省共有10个生态项目获得中央财政支持,总额达32.4亿元。 10个项目涉及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国土绿化、海绵城市和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等方面,这些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我省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