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立夏后养生防病须抵御湿热邪气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记者田晓航)5月5日将迎来立夏,这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中医专家提示,立夏之后,气候特点以湿热为主,人若不能适应,感受湿热邪气,则易发病。

  “立夏标志着自然万物由‘生’到‘长’的一个转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景说,立夏之后,天地之气相交,气温开始升高,湿热之气渐盛,人体的阳气也逐渐旺盛,新陈代谢开始增强,毛孔开泄易感受邪气,因此需重点防范几类疾病。

  李景说,立夏后易发皮肤疾病,如痱子、过敏性皮炎、汗斑、湿疹等。可通过勤洗澡、勤换洗衣物等保持皮肤清洁干爽,避免到蚊虫多的地方,还可佩戴芳香化湿的香囊,并适量服用药膳、代茶饮等,以达到祛湿清热的功效。

  同时,夏日感受湿热邪气、暴饮暴食、食用不洁食物或过量食用冰品、海鲜等,容易发生泄泻。若有吐泻不止甚至乏力、脱水、意识不清等表现,需要尽快就医。三餐清淡有节制、减少寒凉食物摄入、适量喝姜汤等可更好避免泄泻发生。

  “中医认为夏季属火通心脉,此时养生防病也需围绕养心展开。”李景介绍,心主神明,夏日养生宜保持心神安宁平和,培养偏安静的兴趣爱好,避免动怒;可适当服用莲子、百合、竹叶等清心养心安神之品;还可适量服用红色食物,补气养血,如红枣、番茄、胡萝卜、樱桃、红豆、红米等。

  中医主张“春夏养阳”。专家提示,夏季昼长夜短,可夜卧早起,顺应自然规律;饮食宜清淡,应减少冷饮、冰淇淋、凉菜、海鲜、肥肉等寒凉或滋腻之品摄入,以顾护脾胃阳气;尽量三餐规律,餐后至少半小时后可适量运动帮助消化。此外,应及时补充水分,避免汗出过多损伤津液。

相关新闻
福州中医专家:春分阴阳平分 养生以和为贵

20日是春分节气。“春分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个‘温柔提醒’,让我们调整身心,与自然平衡。”福州市第二总医院中医科林红主任提醒,“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也就是说,此节气特点为阴阳平衡。因此养生也需讲究平和,以平为期,以和为贵。 “勿极寒,勿太热” 注意“衣食平衡” 春分节气春暖花开,但日夜温差较大,人体容易阴阳失衡,易患流感。林红...

冬季进补膏方成新选择 专家提醒:理性用“膏”,不盲目跟风

俗话说“冬季膏方巧进补,来年开春打老虎”,自古民间就流传着冬季服用膏方的习俗。如今,膏方也成了不少福州人冬季进补新选择。6日,记者在福州市中医院第十一届膏方节上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职场人群主动尝试膏方养生。 “马上就大雪节气了,我可不能错过‘冬天的第一瓶膏方’。”6日一早,福州东部办公区,“95后”小吴来到活动现场,品尝着刚制作出来的四物膏。该...

咖啡加中药,奶茶配枸杞,孜孜不倦的熬夜 当代年轻人:养生,还是摧残?

咖啡加中药,奶茶配枸杞,孜孜不倦的熬夜,勤勤恳恳的养生。 新华网发布的《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18至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健康养生消费人群的83.7%,各种保健品因深度嵌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被戏称为每日“第四餐”。不过,多数年轻人的养生更像是“一边作一边自救”的自我安慰,并且方式各不相同,有人戏称“年轻人的养生江湖,派系林立”。 “一边火锅一...

网传“防猝死套餐”,被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医生否定了!

“朋克养生”又火了,近日,“防猝死套餐”在年轻人中走红,一度冲上热搜第一。 有尝试过的网友称,“这个套餐太强了,吃了完全不累”。 还有网友称,吃最全的营养,熬最深的夜,一口吞下所有的营养元素。 据了解,这种“防猝死套餐”由国外网友总结,由辅酶Q10、鱼油、叶黄素、维生素D3等保健品组成。但这份“防猝死套餐”管用吗? “防猝死套餐”其实是噱头 将几份...

立秋等于入秋吗?有哪些习俗?该如何养生?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8月8日是立秋节气,我们聊聊立秋那些事儿。 立秋不代表酷热终结 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宋代诗人刘翰在《立秋》中描述的“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十分生动地表达了立秋天气转凉的特点。 那么,立秋等于入秋吗? 气象专家表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入秋的进度并不一样。一般而言,立秋期间,仅有西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