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图文故事|英雄的故事,总书记号召我们始终铭记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讲述英雄故事、赞扬英雄品格、弘扬英烈精神。祖国的大江南北,留下总书记踏寻英雄、缅怀英烈的红色足迹。

今天是清明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重温那一段段壮怀激烈的历史片段,跟着总书记一同敬英雄、颂忠魂。

(一)

十余万字的狱中文稿,文字赤忱热烈,记录着一位共产党员红色的信仰和清白的一生。

这些文稿包括《清贫》《可爱的中国》《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等名篇,是1935年方志敏被捕后,身处黑暗的牢狱之中,对新中国光明未来的畅想;是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作出的满含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无尽热爱的回答。

方志敏在狱中的作品之一——《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新华社发(中央档案馆提供)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讲述方志敏的故事,那篇不足千字的《清贫》,总书记更是多次阅读,并深情地说:“那里面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每次读都受到启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方志敏的家乡江西考察,回忆起《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中的名句“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并告诫大家“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

一次次重温那用热血铸就的文字,总书记以英雄信仰指明共产党人前行的方向。

(二)

半截老式牛皮皮带,烙印着“长征记”的字样,也印刻着红军战士“红心向党”的闪亮初心。

这半截皮带属于红军长征时期红四方面军274团8连的一名普通战士周广才。

1936年7月,周广才所在连队在长征过草地时陷入断粮困境。14岁的周广才拿出一条皮带,这是在一次战斗中缴获的战利品。皮带被吃了一截后,周广才眼含热泪和大家商量,希望能把剩余的皮带留作纪念,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就这样,大家怀着对革命胜利的憧憬,忍饥挨饿,将半截皮带留了下来。在随后的征程中,6名战友相继牺牲,只有周广才到达了延安。他在皮带的背面烫上“长征记”三个字以志缅怀。

是红军过草地时吃剩的皮带(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原第13集团军视察,听到“半截皮带”的故事,深有感触:“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总书记还叮嘱大家发掘好、运用好部队中的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内涵。

“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半截皮带,是那段被称为人间奇迹的伟大远征的见证者,更是革命队伍如钢似铁奥秘的揭示者。

以“半截皮带”的故事深情寄语官兵,彰显着军队统帅对党史军史和光荣传统教育的重视,对部队官兵“铁心跟党走”的深切期望。

(三)

一把旧藤椅,静静地放在一张破旧的办公桌前,右扶手下的一个大窟窿格外醒目,讲述着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直至生命尽头的奉献与坚守。

 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内焦裕禄曾用过的藤椅(2014年5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整整400多个日夜,藤椅见证了焦裕禄把自己当兰考乡亲们的儿子,却没时间陪伴自己家人的无私;也定格下他受肝病折磨时,用硬物顶着痛处继续工作,硬是把椅子磨破的忘我。

焦裕禄和这把旧藤椅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非常熟悉。在上初一时,习近平就从新华社记者撰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了解到了焦裕禄在藤椅上忍痛工作的故事,受到深深震撼。2014年3月,总书记在兰考考察调研期间,在焦裕禄同志纪念馆见到了那把藤椅,眼含热泪。

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担任福建福州市委书记期间,习近平同志曾专门填词,追思焦裕禄。这份尊崇,不仅因为习近平总书记视焦裕禄为人生榜样,更寄托着“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的殷切希望。

(四)

一棵“相思树”,顽强挺立在祖国北疆一个叫三角山的边防哨所,述说着边防英雄誓死守卫边疆的忠诚与坚贞。

1984年,年轻的哨所连长李相恩在带队巡逻途中,突遇山洪。为了营救战友,李相恩被卷入深深的漩涡中,永远离开了结婚仅三年多的妻子。

第二年春天,李相恩的妻子来到连队,登上哨所最高处,栽下一棵樟子松,将哀思留在丈夫一生坚守的岗位上。哨所官兵们都叫这棵树为“相思树”,以此寄托浓浓家国情。

  

2021年8月9日,陆军某旅三角山边防连官兵在“相思树”下学习李相恩的英雄事迹。新华社(孙路 摄)

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冒严寒踏冰雪前来慰问官兵们。在三角山哨所,带班的连队指导员讲述了“相思树”的故事。

总书记听了十分感动,嘱咐要照顾好烈士的亲属子女。深情叮咛,是对戍边英烈的怀念和追思,更是对精忠报国精神的赞叹和弘扬。

(五)

一枚沉甸甸的勋章,以国为名,映照着“党的好战士”张富清一朝戎装、一生家国的无悔岁月。

是“共和国勋章”。新华社发

这枚勋章,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颁授的。2019年9月29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作为首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之一,张富清坐着轮椅上台领奖。总书记俯下身,郑重地将勋章佩戴在张富清胸前。

2019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颁授勋章。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至高的荣誉致敬质朴纯粹的初心,深情的礼赞献给为国为民的信仰。这位老英雄,在革命年代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战功;在和平年代,脱下军装,主动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湖北恩施贫困山区默默奉献一生。

“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评价张富清。如今,老英雄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依旧闪光。

英烈的故事,气壮山河;英烈的精神,长存世间。习近平总书记一程程深情回望、一回回动情讲述、一次次深切缅怀,凝结着大党大国领袖对英雄烈士的无限追思,凝聚起新征程上慨然前行的无穷力量。(高蕾、胡梦雪、陈耀辉)

(来源:新华社)

相关新闻
家国永念!他们,从未远去

又是一年清明。有一些人从未远去,我们也从未忘记。他们的名字,写进了大街小巷,闪耀在璀璨星空,融入了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清明追思,英雄不朽,家国永念。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家国永念丨英雄花开英雄城

一朵花 见一座城 一寸热土 一寸英魂 峥嵘岁月里 无数先烈以血泪铸就的山河 如今已是山色清霁、江河澄明 清明节又至 总有一些历史我们刻骨铭心 总有一些身影我们常怀永念 Ta们 不惧迫害 无畏强敌 宁可枝头抱香死 也坚定信仰 只留清气满乾坤 Ta们 忧国忧民 心怀天下 零落成泥碾作尘 仍一片丹心 化作春泥更护花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家国永念 | 慎终追远,念兹英烈家国情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习近平   有人说,清明节是“根的节日”。人寻根,家续谱,国祚绵长。这“根”,是基石,是血脉,是信仰,是方向,是英烈们用生命点燃的磅礴力量。 岁月江河奔流不息,那些挺身而出的英雄,为我们留下璨若星河的不朽篇章...

【央视快评】全民植树增绿 共建美丽中国

又到“植”此青绿时。4月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号召全党全社会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人人争当绿色使者、生态先锋,为建设美丽中国增绿添彩,共同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国植树造林取...

家国永念 | 致敬2000万!

|联播+| 又是一年清明节。 捧一杯酒,倒一壶茶, 放一盘鲜果、一束鲜花, 拂去杂草,轻轻抚摸碑刻上的名字…… 中国共有25万多处烈士墓等烈士纪念设施。 每一方墓碑、每一个墓志铭, 都有一段胸怀家国的壮烈故事。 您对我们来说,或许是无名无姓的“陌生人”, 但却也是我们最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