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从六大突出问题看2023年消费投诉新趋势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售后服务连续两年居投诉问题首位、直播带货投诉5年间增幅高达47.1倍、智能设备问题增幅较大、新能源汽车投诉举报连年上升、合同签订及履行问题纠纷较为严重、虚假宣传套路多……市场监管总局14日发布2023年消费者投诉举报六大突出问题。

  2023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全国12315平台等渠道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和咨询3534.3万件,同比增长20.2%,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4.9亿元。

  消费投诉快速增长,售后服务成首要问题。从投诉问题来看,售后服务增长最快,同比增长61.5%,连续两年排在投诉问题首位。其中,“三包”问题占比56.2%、送货或安装问题占比9.4%。产品更换困难、送货时间延迟、质保期内产品损坏不提供免费维修等成为消费者投诉主要原因。

  网购诉求持续增长,直播带货问题突出。2023年,全国12315平台接收网购投诉举报1261.1万件,占投诉举报总量的56.1%。以直播电商为主的新兴电商投诉举报增幅明显高于传统电商平台,平台接收直播带货投诉举报同比增长52.5%。近5年直播带货投诉举报量也逐年上升,5年间增幅高达47.1倍。

  新型消费涌现,智能设备问题增幅较大。智能手表、智能家居、智能眼镜、智能配饰等各类智能设备消费纠纷增长较快。2023年,全国12315平台共接收智能设备投诉举报10.4万件,同比增长1.1倍。消费者反映问题主要集中在售后服务困难、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产品实际功能与宣传不符等。

  新能源汽车加速普及,投诉举报连年上升。全国12315平台接收新能源汽车投诉举报量逐年攀升,从2019年的1.8万件增至2023年的13.5万件,增长了6.5倍。新车出现质量问题且商家拒绝履行“三包”义务、商家不按合同约定时间交付商品、商家拒绝履行保价协议等成为消费投诉热点。

  格式条款陷阱多,服务领域问题值得关注。服务类消费具有更强的主观性,合同签订及履行问题较为严重,比较容易引发消费纠纷。

  以旅游服务投诉为例,2023年,全国12315平台接收旅游服务投诉举报同比增长2.2倍,其中合同问题占比18.1%,问题主要集中在商家设定不合理条款导致退款困难、商家未按合同约定提供相应的商品或服务、以不公平格式条款要求消费者支付高额违约金等。

  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针对利用电子计价秤、加油机等计量器具作弊的行为深入开展综合治理,在全国范围内查处不合格电子计价秤2.9万台、查处不合格加油机1633台。

  消费者在购物时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宣传信息,一些商家以夸大其词、隐瞒真相等手段,诱使消费者做出错误的消费选择。

  欺骗误导套路多,消费者知情权需要保障。2023年,全国12315平台接收虚假宣传投诉举报144.3万件,同比增长1.7倍。从商品服务类别来看,商品类别中虚假宣传投诉举报较多的有食品、化妆品、家居用品;服务类别中虚假宣传投诉举报较多的有教育培训服务、销售服务、互联网服务。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商家虚构产品效果、夸大产品优势,通过“好评返现”提高虚假声誉,误导消费者购买等。

  据介绍,市场监管部门依托全国12315平台建设了在线消费纠纷解决(ODR)机制,引导经营者在辖区市场监管部门指导监督下,通过全国12315平台提供消费纠纷在线解决服务。

  消费者可直接向ODR企业投诉,也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对于直接通过平台接收的投诉,ODR企业在10个工作日内与消费者积极协商和解;双方和解不成的,消费者还可以继续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国已经推动16.6万家重点企业入驻全国12315平台,与消费者直接解决消费纠纷583.5万件,累计推动18.7%的消费纠纷化解在源头。

  2023年10月,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正式上线。截至目前,网站访问量达200多万人次,公示109万家企业投诉信息232.9万条、公示率达92.7%。公示后,消费投诉平均办结时长12.8天,较上一年同期提速5.6天;全国平均调解成功率提升4.1个百分点,投诉总量环比下降11.7个百分点。(新华社记者 赵文君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福州发布2023年消费投诉十大典型案例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来临,福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与福州市律师协会联合发布2023年消费投诉十大典型案例,涉及合同履约、人身伤害、价格陷阱、车辆维修、成人教育、格式条款等。 据介绍,去年福州市消委会系统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700件,解决结案2602件,结案率96.3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81.71万元,其中欺诈行为得到加倍赔(补)偿32件,加倍赔(补...

去年四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超6.9万件

3月21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指出,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2022年第四季度共接收并转送银行业消费投诉69555件。其中,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29981件,占投诉总量的43.1%。   数据显示,在2022年第四季度接收并转送银行业消费投诉中,涉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21559件,占投诉总量的31.0%;...

福建公布三大消费投诉热点难点  涉及汽车交易、教育培训等

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暨“提振消费信心——放心消费在福建”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现场。人民网 陈蓝燕摄 又是一年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维权相关议题再度引发关注。3月15日,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暨“提振消费信心——放心消费在福建”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福州举行。 活动发布了2022年度福建省消费投诉分析报告。在2022年福建各地受理的消费投诉中,投...

福建:消费投诉热点难点集中在“一老一小”等三领域

记者从福建省消委会获悉,在2022年福建各地受理的消费投诉中,投诉热点、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领域:一是“一老一小”消费领域,如健康保健服务;二是预付式消费领域,如健身、美容、餐饮等生活服务方面;三是“不公平格式条款”侵权领域,如汽车交易“问题”条款、教育培训“退款”条款、物业服务等。   2022年福建省各级消委会受理消费者投诉9.99万件,解决约9...

福州发布消费投诉十大典型案例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来临,福州市消委会发布2022年消费投诉十大典型案例。 商场购包真假难辨 2022年2月,林女士在连江县某商场花2000多元购买了一款品牌包,福州检测机构鉴定为假包,北京检测机构鉴定为真包。林女士要求商家赔偿。 连江县消委会潘渡分会介入调查得知,该包为海外代购,品牌方中国总代理表示不接受国外购买商品的品牌真伪鉴定;中国检验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