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青苍簇拥越千年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蜀道明珠翠云廊,跨越千年仍青苍。翠云廊是目前存世时间最长、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人工行道古树群。漫步其中,姿态各异的古柏散布道旁,相互掩映。

  古人是如何植柏护柏的?千年之后,我们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监测、呵护古柏?在植树节到来之际,请跟随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的镜头,走进绿树成荫的翠云廊。

  古人在蜀道植柏,意在植树表道,以树计里。翠云廊植树历史可追溯至秦汉,当地有确切文献记载的大规模植树有6次,尤以宋明两代的种植规模最为巨大。

  翠云廊能够千余年苍翠环绕,除了剑门山区气候和土壤适宜柏木生长,也得益于明代开始颁布实行“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剑阁县沿袭古制接力保护,山区百姓也把植树护路当作行善积德的义举。

  目前,剑阁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中心对古蜀道沿线的古柏进行了逐株普查登记,建立电子信息档案,随时对古柏生态环境、生长发育和保护现状进行动态监测,便于制定保护措施。

  翠云廊古柏树龄长、脆性大。当地通过抱箍加固、树洞修复、定期施药等措施,让千年古木生机勃勃。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古柏保护应与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传承相结合,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智慧哲理。

  监制:李拯宇

  出品人:孙志平、王丁

  制片人:樊华、杨三军

  统筹:韩珅、王志斌、叶含勇

  编导:李林欣、姬杨、张文嵘、韩彤(实习)

  记者:陶冶、萧永航、尹恒

  报道员:陈居伟、岳洋

  包装:夏勇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相关新闻
“植”此新绿——多地植树节活动扫描

植树添绿正当时。3月12日是我国第46个植树节,各地陆续开展了植树造林活动。   武威市凉州区的志愿者们正在沙区植树。(武威市凉州区林业和草原局提供)   12日上午,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南部山区,正在开展“我在南山有棵树”志愿植树活动,通过动员和组织...

让更多绿色拥抱春天——写在我国第46个植树节到来之际

“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3万平方公里”“林草产业健康发展,全年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达9.28万亿元”“实现以经济林为主的森林食物产量2.26亿吨”……   在我国第46个植树节到来之际,国家林草局发布2023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森林的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等多种功能得到具体量化,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再次凸显。   古语说:“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我国自古有在...

植树迎春【图】

  3月12日,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夹浦镇滨湖村,小学生和志愿者在共同植树。   当日是植树节,各地开展植树活动,为春天增绿添彩。   新华社发(谭云俸摄)   3月12日,小朋友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一家花木基地植树。   当日是植树节,各地开展植树活动,为春天增绿添...

全省十地联动 共筑绿色福建

台海网3月1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王心杨)种一棵小树,绿一方净土。近日,厦门太古可口可乐“太有爱”志愿队全省联动,在植树节到来之际,共同发起“植树接力行动”,省内10个区域的志愿者分批进行全省植树行动。   活动现场,孩子们在志愿者家长的带领下,认真地将树苗植入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