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微镜头丨“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两会现场观察)

时间:3月5日下午

日程: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

孙景南代表,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的一名电焊工,聊起焊接如数家珍。此刻,和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她从一份深刻的感悟讲起:

“我1990年职高毕业后,从传统的铁路客车到地铁、高铁动车组,从国外技术引进到大范围自主研发,30多年间,见证了我国轨道交通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奋进历程。”

一席话,勾勒了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习近平总书记听了颇有感触:“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一穷二白,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发展,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这一段时间是打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没有改革开放之后的飞速发展”。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之后,“开始是‘三来一补’,后来发展到都是我们自己的。”

总书记的目光望向会场:“这一想啊,真是无比自豪。就拿交通来说,现在我国汽车产销量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是最好的,高速公路里程是最长的,高铁走出去了,城市轨道交通也走出去了,轮船也走出去了,大飞机我们也造出来了,造船业的‘三大明珠’都造出来了……”

靠的是什么?是改革开放、守正创新,是亿万人民接续奋斗、一往无前。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作为来自一线的工匠,孙景南代表在发言中分享了她的思考:“何为‘匠’?就是在专业领域中对自己‘斤斤计较’,历经磨砺方能实现突破。”

“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习近平总书记赞叹,“交通行业一步一步往前,走在国际的前头,这里面很重要的就是工匠,光图纸设计得好还不行,最后要落实到焊工手里,‘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

职业教育是培育工匠的沃土,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我们要把职业教育发展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他们的待遇条件保障好。要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批培养出来,他们是顶梁柱。”

制造业是大国工匠创造奇迹的舞台。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去年经济总量达到12.8万亿元,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江苏的发展,期待江苏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扛大梁”:“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

走好脚下的路,要坚定还要清醒。习近平总书记讲到新质生产力,一番叮嘱蕴含着辩证思维: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

多一些和博物馆的深度接触(两会现场观察)

时间:3月5日下午

日程: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

“六朝古都”南京,砖瓦上刻着历史,街巷里流淌着时光。

来自南京市博物总馆的宋燕代表,向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六朝博物馆的建设故事。“颗粒归仓、守护城墙”,8年来他们将流落在外的明城墙砖一块块征集起来,收回了40多万块。这是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守护文物的一个生动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凝神静听。“我从小就爱看博物馆,小时候北京的博物馆我差不多都看过了。”总书记回忆小时候骑自行车上学时的情景,北京古城墙至今让他记忆犹新。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宋燕、叮嘱广大文物工作者:“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如何赓续?习近平总书记思考良多,希望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多一些和博物馆的深度接触,进一步增强历史感。

历史的纵深,造就了时代的气韵。“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昔日的一段话,推本溯源,也贯穿于治国理政的生动实践中。

立于历史的沃土上,远眺未来。绵延五千年不断流的中华文明“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

(人民日报记者 杜尚泽)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新闻
福建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草案、预算报告和草案

3月5日下午、3月6日,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福建代表团分别举行全体会议、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草案、预算报告和草案。代表团团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祖翼,代表团副团长、省委副书记、省长赵龙,于伟国、李钺锋、黄志贤等代表参加。 周祖翼代表说,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高举旗帜、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好报...

住闽全国政协委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6日,住闽全国政协委员参加界别联组会议、小组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审议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讨论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和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 滕佳材委员说,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发出了更加积极的“稳发展、提信心、强决心”的进取信号,既是一份扎实有效、令人鼓舞的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个提法变化 台湾岛内高度关注

岛内舆论高度关注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岛内媒体高度关注大会情况,主流媒体实时跟踪报道,多家网络媒体全程直播开幕会,多档知名政论节目热议会议情况。 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

发挥优势凝聚合力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福建担当

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出席全国两会的福建全国人大代表、住闽全国政协委员或在现场,或通过媒体第一时间聆听学习,他们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发挥优势、强化担当、积极作为,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生态文明...

岛内舆论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促统力道更强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国台湾网记者 尹赛楠 摄)   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5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涉台表述引发岛内舆论高度关注。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我们要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