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积极作为 坚定前行——中小微企业发展一线观察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人勤春来早,机器轰鸣响,返岗生产忙。记者近日在基层采访时看到,不少中小微企业抢抓市场机遇,积极谋划经营发展。

  中小微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激励创新、带动投资、促进消费的生力军。不少中小微企业家在自身所在的经营领域保持定力、积极作为,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展现了坚定前行的信心和底气。

  “‘小天地’里可做‘大文章’”

  在天津易鼎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车间生产线上拍摄的出口法国的整车控制器产品(2024年2月18日摄)。新华社发

  天津易鼎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迎来了一年中最为繁忙的生产季,8800平方米的汽车电控单元生产车间里,每过一小时,就有300多台整车控制器从表面贴装和装配测试生产线上顺利下线,准备销往国内外市场。

  员工在天津易鼎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作(2024年2月18日摄)。新华社发

  “一开年,产品订单同比翻了一倍,一家法国客户一次性签了8年订购80万台整车控制器的‘大单’。”该公司副总经理李磊说,生产车间每天都热火朝天,今年新投产的2条贴片生产线全部满负荷运转。

  春节后一开工,公司销售人员就前往世界各地拓展商机。“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海外竞争力逐渐增强,我们拿海外客户订单也更加轻松。今年以来,公司陆续在法国、土耳其、埃及等地获得了新订单。”李磊说。

  宁波时代铝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质检工人在观察铝箔餐盒材料的完整性和平滑度(2023年9月23日摄)。新华社发(张昊桦 摄)

  在浙江,宁波时代铝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春开工第一天就有超过九成员工到岗。“一开工我们就开足马力赶订单。”该公司副总经理岳修波表示,今年一季度公司国内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30%以上。

  宁波时代铝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人员在检测铝箔餐盒的厚度(2023年9月23日摄)。新华社发(张昊桦 摄)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多年来始终瞄准铝箔餐盒这一产品发力攻关。“我一直相信,‘小天地’里可做‘大文章’,‘小餐盒’里藏着‘大产业’。”岳修波说。

  在四川宜宾,铭丰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平谈到今年发展计划时充满干劲:“我们的二号车间已于去年底建设完成,目前正在安装100台生箔机,预计在3月份投产50台,6月份再投产50台,到时将提供数百个工作岗位。”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设中小企业751.8万户,同比增长15.4%,企业数量规模仍在不断壮大。记者在一线采访时发现,优秀企业不断涌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锚定各自行业,展现出厚积薄发、日益强劲的专业实力。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王永贵说,从发展状态来看,不少中小微企业沉着应对风险挑战,既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又“咬定青山不放松”,不为各种困难所惧,朝着既定的发展目标,展现出坚定不移向前进的昂扬姿态。

创新,让中小微企业各显神通

  “鱼儿离开水无法呼吸,企业离开创新难以生存。”宁波众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励达说,中小微企业发展要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催生新模式、新动能。

  宁波众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检查成品粉末材料生产情况(2024年2月29日摄)。新华社发(张昊桦 摄)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各地受到广泛关注。“美味佳肴的制作离不开优质的食材,好的3D打印作品也需要优质粉材的支撑。”励达表示,众远新材料的使命,就是希望打破国外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封锁,实现好粉材“中国产”。

  这是宁波众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分子材料生产车间(2024年2月29日摄)。新华社发(张昊桦 摄)

  技术突围的探索之路是艰辛的:一种方案行不通,就换另一种方案;一种材料不满意,就换另一种材料……励达自己也记不清,他们究竟在小到微米级的粉末前“从头再来”过几次。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底,多款新型3D打印高温合金粉末产品成功上市,迅速吸引了国内外不少客户群体的目光。

  与众远新材料一样,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众多中小微企业立足自身实际,在各自擅长的领域突破创新,闯出一片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有的企业加大在低空飞行、绿色低碳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拓展布局——

  沃飞长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全自研的一款“飞行汽车”适航技术验证机进行首次试飞(2023年12月29日摄)。新华社发

  在沃飞长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公司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家郭亮说,一款“飞行汽车”近日首次试飞成功。作为低空300米飞行的一种城际快捷交通工具,该“飞行汽车”垂直起降、无需机场,智能化、成本低、易维护,或可成为未来交通的解决方案之一。

  这是沃飞长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首次试飞的一款全自研“飞行汽车”适航技术验证机(2023年12月29日摄)。新华社发

  有的企业持续加强工业互联网建设,在数字化转型上取得新突破——

  “我们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让客户公司的生产线变得‘更聪明’。”天津福莱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奎锋说,近年来公司一步步设计出自己的AI算法,让数据在生产线上“流动”,做出精确“决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还有的企业创新参与行业标准制定,通过提高行业话语权提升市场地位;与大型企业共享生产要素、搭建共性技术平台,实现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创新;成功让产品进一步“漂洋过海”,在国际市场开拓上取得新成就……

  “创新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让越来越多的中小微企业各展其美、各显神通。”王永贵说。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

  “天津市智能制造专项资助一笔,32万元。”“天津市雏鹰企业贷款贴息一笔,5万元。”“天津市西青区创新创业英才‘113’计划资助一笔,100万元。”“天津市专精特新企业专项贷款一笔,约300万元。”……

  天津微深联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伟一见到记者,便拿出记录本一笔一笔算起了“账”。自2017年成立以来,公司先后获得了100多万元的政策补助和300多万元的贷款优惠。

  天津微深联创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在电脑上进行设计工作(2024年2月29日摄)。新华社发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刘伟说,“真金白银”的优惠,直接推动了企业技术攻关的进程,提升了企业产品研发实力和科研能力。

  天津提供的服务不止于此。刘伟说,当地政府帮助企业对接外部市场资源,推荐企业参加各类展会,与企业一道梳理区域内的潜在客户,定期组织沙龙活动,为企业开拓市场提供支持。

  天津微深联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国栋(右三)向投资人介绍公司发展情况(2023年12月7日摄)。新华社发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收获了不少新的客户资源。”刘伟说,相关部门还积极举办融资路演会,会后持续保持跟踪,帮助企业引进战略投资,同时出台了相应的人才配套政策,助力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业内人士表示,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为中小微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中小微企业在创造就业、国际竞争等领域中大显身手,如今已成为各级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四川,一些地方的税务部门对高新技术类小微企业实施“成长档案”管理制度。“一户一档”详细记录企业生产经营、涉税数据以及诉求建议等信息,定期对信息进行细致分析,为相关企业提供“一对一”定制化的税务服务。

  在浙江,经信部门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助万企”精准对接活动,以“发展帮谋”“政策帮享”“困难帮解”“管理帮优”“资源帮联”为重点,选派3.2万名助企服务员“点对点”服务中小微企业26.7万家次,办理企业诉求2.5万件。

  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半征收小微企业“六税两费”……有关部门发布的信息显示,多项惠企措施将延续至2027年底,进一步助力中小微企业积极作为、坚定前行。在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下,中小微企业拥抱新的机遇,未来前景可期。

  文字记者:袁震宇、顾小立、胡旭、宋瑞

  海报设计:常清潭

  统筹:王洁、何雨欣

来源:新华社

相关新闻
6.54万户次获信用贷款超512亿

台海网1月18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 通讯员 雷晴 徐然 邓竹希 章冬娇)昨日,导报记者从厦门市税务局获悉,去年全年,厦门市共有6.54万户次中小微企业通过“银税互动”项目获得信用贷款512.05亿元,纳税信用转化为资金“活水”,有效缓解当前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自2020年起,我们公司就凭借着稳定的生产经营和良好的纳税信用通过农行推出的‘纳税e...

平潭试行“文旅闪贷” 最高可贷300万元

记者从平潭综合实验区财政金融局了解到,日前,实验区正式发布《关于试行“文旅闪贷”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旨在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转型、开拓市场、提质增效,推动实验区乡村振兴和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知》明确,“文旅闪贷”贷款总规模3亿元。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贷款,新增单户贷款不超过300万元;符合条件的农户个人贷款,新增单户贷款不超过...

截至11月末 泉州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比增14.56%

银行加大支持我市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力度。图为企业员工在检查纺织机械设备。 为支持泉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分行发挥在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信用体系建设、外汇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核心作用,着力打造适合民营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环境。截至11月末,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169.15亿元,同比增长14.56%;较年初增加404.79亿元,同比多增93....

五部门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

记者8月1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的通知》,要求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建立“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对接协作机制,鼓励金融机构结合产业链特点,立足业务特长,“一链一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多元化金融支持举措。   通知明确...

上海出台“28条措施”助力中小微企业提质增效

5月17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经济参考报》记者梳理发现,《若干措施》聚焦中小微企业最关心的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融通发展、金融赋能、纾困支持和精准服务等六个方面,提出28条具体措施。其中,2023年,上海市将培育10个左右市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力争建设5个左右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