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总书记引用这些典故阐述生态文明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2月25日,《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播出第八集《不负青山不负人》。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生态文明是题中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围绕“生态文明”这一主题,总书记曾讲到哪些典故?一起学习↓↓↓

制片人丨王兴栋

主编丨柴婧

编辑&视觉丨裴勇博 潘杨

校对丨高少卓

来源 | 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新闻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2月26日晚播出第九集:铁马冰河入梦来

2024年2月26日 CCTV-1 20:00档首播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 节目的经典释义人郦波教授说 习近平主席曾引用《孙子兵法》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 其要义是慎战、不战 几千年来 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 刻进了中国...

视频丨《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第八集:不负青山不负人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本集节目通过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等典故,深入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生动展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2月25日晚播出第八集:不负青山不负人

2024年2月25日 CCTV-1 20:00档首播 生态文明建设 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 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 坚定不移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 文明发展道路 节目的经典释义人杨雨教授说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荀子·天论》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我们要汲取古人尊重自然规律的智慧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杨雨教授介绍 ...

福建: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厦门实践持续在我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东南网2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福建日报通讯员)连日来,我省广大干部群众认真阅读、收听收看中央媒体和本报推出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厦门实践”相关报道。报道在八闽大地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表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厦门实践启示我们,保护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