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团圆年|福满新春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央视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福者,百顺之名也。

春节是中国人祈福、纳福、送祝福的好日子。每到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会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亲朋好友见面道一声温暖的祝福。

“福”,成为美好事物的代名词,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祈愿。

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春节考察,镜头定格的一幕幕温情瞬间,红红火火的“福”字常常映入人们眼帘。

在陕西西安雁塔区二〇五所社区,居民把一个“福”字剪纸和一幅写着“福满乾坤”的字画送到总书记手上。在这里,总书记向全国人民祝福新年:“我祝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居民、每一个孩子,在新的一年,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事业有成,祝老人们健康长寿。”

在江西南昌一家社区书画室里,一名9岁小女孩在红彤彤的四方纸上写下一个大大的“福”字送给总书记。总书记接过“福”字,祝小朋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又对大家说,希望全国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唐昌街道战旗村拿起“福”字,向大家致以新春祝福。

在四川成都战旗村,一位美术老师特地写了一个独创的“福”字送给总书记。“我们这儿的老百姓都说,有人有房有田,就有福了。我把这‘福字送您,祝福我们祖国在您的领导下,国泰民安。”总书记欣然接过“福”字,连连说好。

在北京卫戍区支援保障大队警卫勤务一中队,一名上士也现场书写“福”字敬送习主席,表达战士们对习主席的新春祝福。这喜气满满的“福”字两边还盖着两枚金灿灿的印章,镌刻着“强军梦”和“警卫战士忠于党”……习主席叮嘱部队安排好战士们的节日生活,让大家过一个欢乐、祥和、安全的节日。

…………

“福”——中国人眼里最喜庆吉祥的字眼之一,承载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年文化,也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孜孜追求。

从黄土地走来,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亲身感受过百姓疾苦的习近平,深知人民对“福”的美好期望与祈盼。他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健康平安是福。

2017年到河北德胜村徐学海家拜年,得知徐学海因心脏病手术负债4万多元,并且不能再干重活,总书记一边帮他算收支账,一边安慰他,说党和政府一定会持续关心像他这样的家庭,让乡亲们过上越来越好的日子,并嘱咐当地干部采取及时有效的帮扶措施。

2017年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村民徐学海家中看望。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总书记的深深牵挂铭刻在老百姓的心上。

丰衣足食是福。

“猪价还好吧?”“一头种猪一年能赚多少钱?”2020年春节前夕在云南司莫拉佤族村,总书记同李发顺一家六口围坐在一起,共话幸福生活。2017年,司莫拉全村实现脱贫。2019年底,村民李发顺家总收入已经超过4万元。

“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如今的司莫拉,已从昔日的贫困村变身为国家AAAA级景区。过去无人问津,如今游客如织;以前年轻人都想着法子往外跑,如今都在家端起了“旅游碗”,吃起了“旅游饭”……

民族团结是福

在内蒙古冬季那达慕“五畜祈福”仪式上,总书记用无名指蘸上银碗盛着的鲜牛奶弹了三下,以蒙古族传统方式为少数民族同胞、全国人民祈福,祝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草畜兴旺。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广场上,敲响三声佤族木鼓,祝福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相似的场景也出现在云南司莫拉佤族村广场上,总书记按当地风俗敲响佤族祝福木鼓,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感到很温暖,总书记知道我们这里的习俗!”

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少数民族聚居地考察调研,按照当地的风俗,给各族群众送去新春祝福。他说:“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笃行不怠,久久为功。中华民族一家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国泰民安是福。

天津第六埠村杜洪刚家,花糕、年馍,窗花、灯笼,处处是年的喜庆。在这个正处于灾后恢复期的四世同堂家庭里,从老人医保到孩子读书,再到年轻人就业,总书记问得细致。

2024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考察时,同村民杜洪刚一家人亲切拉家常。

听杜洪刚说在党和政府帮助下很快渡过了难关,“又添了小孙子”,总书记由衷感慨: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他语重心长地说:“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办好。”

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一切与老百姓相关的事儿,总书记都事无巨细地关切。他说:“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就是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2018年2月12日,在四川成都郫都区战旗村村民们布设的春节一条街上,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握着总书记的手说道:“您是我们的好领袖,中国人民的福星。”总书记答道:“谢谢,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

2019年2月1日,在北京前门东区草厂四条胡同32号小院,居民们热情邀请前来拜年的总书记一起贴“福”字。总书记兴致勃勃地拿起一幅红底金色大“福”字,娴熟地贴在大门上。他对居民们说:希望咱们街坊邻居们永远幸福。

…………

春回大地风光好,福满人间喜事多。从总书记为民祈福、送福、造福的足迹里,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相关新闻
【团圆年】温故·贺新: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温故·贺新】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最喜庆的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送上新春祝福,这一句句具有新春节令特点的诗文名句激励着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奋发向上、逐梦前行。   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借用“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表达中华民族在新春佳节之际,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悦和美好。  ...

习言道|年年向好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党的十八大以来,几乎每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到基层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同群众一起拉家常、问冷暖,送去最温暖的祝福。让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与人民群众一起过年的暖心故事。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以团结凝聚力量 以奋斗铸就伟业(今日谈)

“农历新年是龙年,龙在中华文化中有着勇敢奋进、活力无穷、吉祥如意等多重寓意,寄托着美好的愿景。大家对新的一年要充满信心,把日子过得更好”“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刚健威武的雄姿、勇猛无畏的气概、福泽四海的情怀、强大无比的力量,既象征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血脉,更承载着新时代新征程亿万中华儿女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

团圆年丨共享浓浓的年味

中国人过年,过的是辞旧迎新的“时间之年”,更是向上向善的“文化之年”。 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节日,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每到传统节日,习近平总书记总会来到人民中间,和大家一起感受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传承...

来福建过福年!10条线路尽享八闽年味,快收藏→

烟火蒸腾拥暖意 跨越山海寻年味 不用再计划,直接出发 将生活调回自己喜欢的频道 想要体验浓郁年味的小伙伴 赶紧下拉海报↓ ↓ 非遗闹春、新春出片、山海沐阳 泡泉赏花、新春家宴、祈福安康…… 都能一一满足! 2024,来福建,福气多 一路山海一路歌 10条线路 带您打开认识清新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