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深刻理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光明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进行了深入全面的阐述。其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五项重大原则,彰显了我们党始终不变的初心使命、百余年来积累的丰富宝贵的历史经验,指明了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要注意的根本性问题。深刻理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对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始终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所在,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一代一代地接力推进;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推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目标越宏伟,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越要把准方向、走对道路,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然选择。实现现代化贯穿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探索之中,也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全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唯一性的神话,摆脱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桎梏窠臼,为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更多参考和经验借鉴。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人间正道,才能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明确并牢记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场问题是方向性、原则性、根本性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彰显了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所在。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集中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依靠谁实现、怎样实现以及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旨在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此,要把人民创造历史的世界观与群众路线的方法论统一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进程中,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这是实现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动力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45年来,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生机活力,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不断以现代化的成就造福自己也惠及世界。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是我们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更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将伴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把握好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历史特点,统筹把握好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作者:柳建辉,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新闻
不可阻挡的步伐|繁盛文明滋养人心

2023年,我们以不可阻挡的步伐,吹响了14亿人民共同迈入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时代号角。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位于苏州古城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遗产与居民现代生活相映成趣。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

领航中国·2023丨牢牢把握首要任务

行至岁尾,回望全年,中国经济在持续承压中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取得殊为不易的发展成绩。 “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 高质量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部...

领航中国·2023丨守住人民的心

又一年岁末。 这一年,从南海之滨到九江堤岸、从西子湖畔到黄浦江边、从东北平原到八桂大地,无论多忙,习近平总书记都要抽出时间,到各地走一走、看一看。 风一程、雨一程,总书记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上。就像他在一次演讲中说的那样:“在人民中间让我觉得踏实,同人民在一起让我有...

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我们要以“最大的政治”的清醒和坚定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笃定前行   不久前,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命名交付,标志着我国已具备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这造船工业“三颗明珠”的能力。造船工业的突飞猛进,凝聚着一大批产业工人、科研工作者、企业家的心血和汗水,成为全国人民...

不可阻挡的步伐|亿万人民共享福祉

  2023年,我们以不可阻挡的步伐,吹响了14亿人民共同迈入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时代号角。   以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河北省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通过党建联建的方式,打造“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