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新说中国经济丨为什么今年粮食产量能再创新高?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国家统计局12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全国粮食产量也已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近两年极端气候频发,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的原因是什么?粮食产量都包括什么?为什么要端牢端稳自己的饭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伍振军认为,粮食增产背后离不开三个关键要素:良种和化肥、耕地、农业机械装备。同时离不开两个积极性: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和农民种粮积极性。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新说中国经济》带您看“丰收年”!

监制|刘鑫 席罗曦

制片人|王宇 李雯婷

策划|李雯婷 李纪炎

编导|靳丹妮

摄像|范钊 杨德才 谢琳 胡潜

包装|赵柠 司小萌 刘羽琪

动画|蒋朝君

剪辑|伍秋平 杜弘扬

技术监制|闫博

视觉统筹|申珅

视觉|林琳 黄楚洁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新闻
这三根曲线反映出中国经济质的变化 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越是艰险越向前 2023年,是充满困难和挑战的一年,更是砥砺奋进应变局开新局的一年。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 岁末将近,回望中国经济走过的这一年,倍感艰辛不易,也更觉成就非凡。 2023年,全球经济蹒跚乏...

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记者 刘 琪   最近一段时间,多个国际组织和国际商业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充分彰显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   11月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发布经济展望报告,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高于此前预期。当月早些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上调至5.4%和4.6%,较10月份预测值均上调了0.4个百分点。  ...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图】

在黑龙江省肇东市五里明镇东升村,农民把收获的玉米运到当地农业合作社指定的地点晾晒(10月19日摄)。   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

中国经济在劈波斩浪中坚定前行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

用“以进促稳”思维,读懂中国经济

年末,是研判经济形势的关键时期,筹划未来的关键节点。 形势形势,既要看形,更要看势,“形”是当前,“势”是长远,“势”要看理念如何转化为行动、蓝图如何转变为现实。 中国经济,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很多机会窗口,往前进一步,抓住了、干对了,就能事半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