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英魂安息 家国安宁——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侧记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雪后初霁,阳光透过松柏枝桠,照耀着国旗为盖的棺椁。

  24日上午,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25名志愿军烈士英灵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回到中华大地安息。

  11月24日,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棺椁入场。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礼兵抬棺伫立,在甬道上等待进入陵园的下沉式志愿军烈士纪念广场。甬道一侧,已经安葬在这里的志愿军烈士墓冢新雪未消,披着素白。

  10时,伴着小号吹奏的《思念曲》,仪式正式开始。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棺椁,缓步进入纪念广场。广场由烈士英名墙环抱而成,中心矗立着以高山峻岭和白鸽浮雕为主题的雕塑,象征着英雄如山、祈愿和平。

  雕塑前,10个大花篮和1枚由黄白菊花组成的大花环相互映衬,礼兵将志愿军烈士棺椁轻轻停放在覆盖着军绿色绒布的高台上。

  11月24日,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棺椁入场。新华社记者 龙雷 摄

  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和辽宁省委、省政府,沈阳市委、市政府,驻沈解放军、武警部队负责同志,烈士家属、部队官兵代表、港澳台师生代表、青少年学生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仪式。

  全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歌唱毕,全体人员垂首默哀。

  “桓桓将士,请命遄征。冲锋陷阵,奋不顾身。”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裴金佳致悼念词时说,“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永垂不朽!”

  全体人员向烈士遗骸三鞠躬。沈阳市共建单位、新疆军区阿拉山口边防连代表张洺郡也在人群中。作为一个沈阳人,他从小听着志愿军英烈的故事长大,后来同样选择了保家卫国。

  11月24日,部队官兵在安葬仪式上鸣枪致敬。新华社记者 龙雷 摄

  “举枪,预备——放!”27名官兵整齐划一,连续鸣枪12响,向志愿军烈士致以崇高敬意。

  婉转低回的《思念曲》再次吹响。礼兵迈着无声、庄重的礼步抬起烈士棺椁,绕场半周,缓步走向安葬地宫。此时,阳光照射在礼兵的帽徽与肩章上,象征中国军人荣耀与信仰的五角星映射出金色光芒。

  11月24日,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棺椁进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地宫。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11月24日拍摄的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龙雷 摄

  人们排起长队,绕广场一周,瞻仰烈士英名墙。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学生代表陈彦君说:“今天,有幸参加这个仪式,我很感动。我要继承先烈遗志,建设我们的伟大祖国。”

  空军空降兵某部“黄继光英雄连”在军事体育特级考核结束后,第一时间组织官兵回看了安葬仪式直播。刚刚拿到“军事体育训练特一级”的朱建磊说:“先烈们英勇顽强、敢于牺牲的战斗精神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脉,我们必将用新的胜利告慰先烈。”

  英名墙前摆满了黄白相间的菊花,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英烈的功勋。

新华社记者 刘艺、丁非白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英雄回家丨雪中守候 等你回家

白雪祭英烈,英雄归故乡!11月23日,第十批25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怀抱。空军双“20”列阵长空护英雄归家,沈阳塔台空地对话致敬英烈,最高礼遇“过水门”为英雄接风洗尘......迎回仪式庄严肃穆,告慰英烈,传承忠烈精神!车队沿途,志愿军老战士和群众自发冒雪守候,共同迎接烈士归家。70多年前,他们顶风冒雪踏上漫漫征途。而今回到祖国,每一条路...

【英雄回家】习言道|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深切缅怀革命先烈、革命烈士,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山川同念,英雄回家。 11月24日,第十批25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 视频:英雄回家 | 礼兵踢着无声的礼步 护送志...

英雄回家|山河已无恙 风雪迎归人

23日,英雄们回来了。今天的祖国,山河锦绣,家国安澜,人民幸福。 来源:中国军网八一视频 作者:韩金宝 刘雅昕 赵松岩 编辑:刘雅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