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晒秋:这就是最美的“炫耀”!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丰收的季节 喜悦的色彩

秋日的乡村又是一幅幅迷人的晒秋画卷

  9月18日,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阳产村,村民在晒场上晾晒农作物。

  9月16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村民在晾晒农作物。

  9月18日,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阳产村,村民在晒场上晾晒农作物。

房前屋后 屋顶窗台

金黄的玉米 红艳的辣椒……

五彩斑斓的果实在阳光下光彩照人

  9月19日,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九江街道小桂寅社区的农民在晾晒玉米。

  9月4日,村民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天马镇白岩坪村晾晒高粱。

  9月16日,村民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刚边壮族乡三联村晾晒稻谷。

把辛勤耕耘的成果展现在天地间

与每一个过往的人分享丰收的喜悦

这是独属于农民的幸福

是这个金色的季节里最美的“炫耀”

  9月4日,村民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天马镇白岩坪村晾晒玉米。

淡淡的水汽升腾起来

阳光的味道渗入每一粒粮食

金黄的玉米像一排排金色的琴键

在阳光下发出悦耳的声响

红艳的辣椒像一簇簇火焰

燃烧在秋日的大地上……

  9月2日,村民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龙泉镇得禄村晾晒农作物。

  9月8日,在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上冶镇蔡庄村,农民在晾晒收获的高粱。

勤劳的人们穿行着

轻轻扫开 小心翻动着

如同艺术家在画布上点墨挥毫

他们忙着 笑着 快活着

  9月16日,村民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刚边壮族乡三联村晾晒稻谷。

  9月17日,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亚鱼乡郭家湾村村民在晾晒稻谷。

  9月19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村民在晒场上晾晒农作物。

  9月18日,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阳产村,村民在晒场上晾晒农作物。

  9月20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龙泉镇马寨村村民把晾晒的稻谷装袋。

这是最美的“炫耀”

这是最真实的喜悦

双手播种希望

汗水浇灌梦想

丰收的季节给予了人们最好的答复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晒秋正转变成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徐徐绘就

  9月20日,在山东省新泰市禹村镇,农户利用机械设备搬运、晾晒刚收获的玉米。

  9月23日在福建省尤溪县桂峰村“晒秋”节上拍摄的辣椒和玉米。

  9月22日,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铜井镇竹泉村农民在广场上展示晾晒农作物。

让我们为这份“炫耀”喝彩

让我们期待下一个秋天

结出更美的果实

  9月4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龙泉镇羊甲村村民在晾晒玉米。

  策划:费茂华

  摄影:杨云 罗京来 武纪全 黄晓海 石宏辉 王彦冰 樊成柱 施亚磊 龙元彬 胡攀学 徐速绘 杨胜贤 罗慧 姜克红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丰收之美丨农为邦本 本固邦宁

金秋九月,四川省眉山市太和镇永丰村的稻田里收割机轰鸣,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 四川是人口大省,也是中国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区。2022年6月,芒种时节刚过,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考察,第一站就是永丰这片水稻田。 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农业专家,也要靠广大农民。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把种粮大户组织起来,积极发展绿...

宁化:高标准农田助丰收

9月19日,福建省宁化县水茜镇千亩稻田喜迎丰收。沉甸甸的谷穗随风涌起稻浪,伴随着收割机的阵阵轰鸣声,收割、脱粒一气呵成。   粮食增产得益于水茜镇近年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2023年,水茜镇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上持续发力,不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打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

山村“晒秋”【图】

1129854658_16942626607461n   9月9日,秭归县九畹溪镇穿心店村的村民在翻晒玉米。   初秋时节,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九畹溪镇的村民将收获的玉米、辣椒等农产品晾晒在房前屋后,勾勒出一幅幅山村“晒秋”图。   新华社发(王辉富摄)   9月9日拍摄的秭归县九畹溪镇穿心店村...

喜晒秋【图】

8月29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龙泉镇马寨村村民在晾晒玉米。   初秋,各地农民抓紧晴好天气晾晒作物,处处呈现出喜人的晒秋场景。   新华社发(黄晓海 摄)   8月29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牛大场镇紫荆村村民在晾晒作物(无人机照片)。   初秋...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筑牢丰收之基

今年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利用工作,在出席重要会议、实地考察调研等不同场合,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